山柰

类别: 消食药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山柰
【别名】: 三奈子(《海上方》),三赖(《品汇精要》),三柰、山辣(《纲目》),三藾(《南越笔记》),沙姜(《岭南采药录》)。
【英文名称】: Rhizoma Kaempferiae。
【汉语拼音】: shannai
【成份】: 含挥发油、桉油精、桂皮酸、黄酮、香豆精类等。
【加工采集】: 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茎枯萎时,挖取二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黄烟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晒干。切忌火烘,否则变成黑色,缺乏香气。
【药材鉴别】: 干燥根茎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厚片,直径1.5~2厘米,厚2~6毫米。外皮红棕色,皱缩,有时可见根痕、鳞叶残痕及环纹.断面灰白色,富于粉质,光滑而细腻,略凸起,而外皮皱缩,习称"缩皮凸肉"。质脆,易折断。气芳香,略同樟脑;味辛辣(但与姜味不同)。以色白、粉性足、饱满、气浓厚而辣味强者为佳。主产广西。云南、广东、台湾亦产。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用治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痛等症。
【炮制】: 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功效主治】: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性味】: 辛,温.①《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无毒。"②《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吹鼻。
【禁忌】: 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归胃经。
【备注】: 云南产的山柰不止一种,其同属植物有作香料服食而中毒者 ,值得注意!
【植物形态】: 山柰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厘米;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栽培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临床应用】: 用量6~9克,煎服。用治胸膈胀满、腹冷痛、饮食不消。外用治牙痛时配伍麝香具一定止痛作用,外敷尚可治痛经及肺癌、肝癌、挫伤等;内服治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溃疡。
【用药部位】: 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来自何书】: 《纲目》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消食药
鸡内金
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①《本经》:"主泄利。"②《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③《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④《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⑤《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⑥《本草述》:"治消瘅。"⑦《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⑧《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癥瘕,通经闭。"⑩《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山楂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刺梨
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更多同类消食药
用药咨询
山柰酚的功效与作用
山柰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血栓、镇痛等功效与作用。山柰酚是从山柰根部提取的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特别是对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花生四烯酸等炎症介质具有特异性强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抗炎的功效。山柰酚还具有抗病毒的功效,可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如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山柰酚还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癌细胞数目,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等疾病。山柰酚还具有抗血栓的功效,可抑制血小板的聚积,从而起到抗血栓的功效。此外,山柰酚还具有镇痛的功效与作用,可抑制感觉神经末梢的神经递质,并且可以消除疼痛,从而起到镇痛的功效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山柰酚是一种有毒成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山柰与山奈是一种药吗
山柰与山奈是一种药,属于同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山柰为姜科山柰属植物山柰的根茎。主产于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地。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山柰可用于治疗胸腹冷痛胀满,食积不消,牙痛,牙根肿胀等症状。山柰与桂枝、干姜、吴茱萸等中药配伍使用,可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等症状。患者在服用山柰时要注意,对山柰过敏者要禁止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此外,患者在服用山柰时要注意避免与辣椒、花椒等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