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类别: 止咳化痰
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①《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②《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③《日华子本草》:"洽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④《纲目》:"降气下痰。"⑤《本草备要》:"泻肺。"⑥《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白前
【别名】: 石蓝,嗽药,柳叶白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芫花叶白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蜜白前,炒白前,鹅管白前
【英文名称】: Cynanchum glaucescens。
【汉语拼音】: bai qian
【成份】: 含三萜皂甙、海罂栗甙元A、B(glaucogeninA,B)、海罂粟甙A(glaucosideA)及海罂粟甙元C-黄花夹竹桃单糖甙(glaucogenin-C-mono-D-theve-toside)等。芫花叶白前含三萜皂甙。
【加工采集】: 8月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①柳叶白前又名:鹤管白前。为干燥的根茎及根,弯曲扭转而成团状。根茎呈管状,细长有节,略弯曲,长约4~15厘米,直径1.5~5毫米,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部膨大,常有分歧,并密生须根,顶端常残留灰绿色或紫棕色的地上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中空或有膜质的髓。根细长弯曲,长约1~10厘米,多数呈毛须状,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缴皱,并具多数小须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扩大镜下可见中心木部。气微弱,味甜。②芫花叶白前干燥的根及根茎,形状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及地上茎节部的芽对生而显著;根较长而粗,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毫米;色亦较浅,常为灰黄色。气微弱,味微甜。以上两种,均以根茎粗、须根长、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江苏、湖北、江西等地亦产。
【药理作用】: 皂甙有祛痰作用。
【炮制】: 白前: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稍浸泡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蜜白前:取白前片用炼蜜加水适量拌匀,文火炒至蜜汁全部吸干,呈老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白前片100斤,用炼蜜25斤)《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前,先用生甘草水浸一伏时后漉出,去头须了,焙干。任入药中用。"
【功效主治】: 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①《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②《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③《日华子本草》:"洽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④《纲目》:"降气下痰。"⑤《本草备要》:"泻肺。"⑥《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性味】: 辛甘,微温。①《别录》:"味甘,微温,无毒。"②《药性论》:"味辛。"③《药材资料汇编》:"味苦,微辛。"入肺经。 ①《纲目》:"手太阴。"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禁忌】: 《本草经疏》:"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气不归元,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归经】: 归经_肺经
【植物形态】: ①柳叶白前,又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匍匐。茎直立,单一,下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下部的叶较短而宽;顶端的叶渐短而狭。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8~15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多数小苞片;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5深裂,裂片线形,长约5毫米,基部短筒状;副花冠5,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较蕊柱短;雄蕊5,与雌蕊合成蕊柱,花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2心皮几乎分离,花柱2,在顶端连合成一平盘状的柱头。蓇葖果角状,长约7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6月。果期10月。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之上或山谷中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②芜花叶白前,又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根茎匍匐,节上簇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幼枝被棕色毛茸,老枝往往残留一部分毛茸。叶对生,几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状花序腋生;花萼黄绿色,近于全裂,裂片卵形;花冠黄白色,深5裂,裂片卵圆形;副花冠5,黄绿色,肉质瘤状,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雄蕊5,药覆盖蕊柱先端;子房上位,由2个几乎分离的心皮组成,两花柱顶端连合而成肥厚平盘状柱头。蓇葖果1~2个,狭长卵形,长约4.5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8月。果期9~10月。生长环境及分布与柳叶白前同。两者常群生一起。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用治肺气壅、咳嗽、多痰等。
【用药部位】: 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来自何书】: 《别录》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止咳化痰药
桔梗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紫菀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更多同类止咳化痰药
用药咨询
白前的毒副作用
白前是一味中药,遵医嘱服用一般没有毒副作用,但如果用药不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肺部不适等。白前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止咳、降气、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等症状。此外,白前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患者遵医嘱服用一般不会有毒副作用。但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白前,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例如腹痛、腹泻等。此外,如果患者对白前过敏,服用后还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红肿等。患者在服用白前时,需要注意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于阴虚肺燥、咳嗽气虚的患者需要避免食用白前,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服用白前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
白前的功效与主治
白前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止咳平喘、祛痰、降气、消肿等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不畅等病症,但患者在用药时需遵医嘱。1、止咳平喘白前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气喘等病症。2、祛痰白前具有祛痰的功效,可以促进呼吸道黏膜的分泌,从而达到祛痰的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痰多气喘、咳嗽痰多等病症。3、降气白前还具有降气的功效,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治疗气喘、胸闷等病症。4、消肿白前具有消肿的功效,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病症。5、其他功效白前还具有疏风解表、降气消食等功效,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食积呕吐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前,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于阴虚肺燥、干咳无痰者需避免使用白前,以免加重病情。
前胡与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前胡是一味化痰止咳平喘药,白前是一味止咳化痰药,两者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疗咳嗽、咳痰、气喘等病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1、前胡: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喘痰多、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病症。2、白前:白前性微温,味苦、辛,归肺经,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等病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时,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影响药效。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