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

类别: 解表药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姜附御寒汤
主治: 中气不足,遇冬天寒气客于脾胃之间,相引两胁缩急而痛,善嚏,鼻中流浊涕不止,不闻香臭,咳嗽脑痛,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时作阵痛,或暴痛,两目中流火,视物(目荒)(目荒)然,或耳鸣耳聋,喜晴明,恶阴寒,夜不得安卧,胸中痰涎,膈咽不通,饮食失味,口中沃沃,牙齿动摇,不能嚼物,腰脐间及尻肾膝足胻冷,阴汗自出,行步失力,风痹麻木,小便数,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上牵心而痛,
组成: 干姜(炮)1钱2分,半夏(汤洗)5分,柴胡(去苗)1钱,防风(去芦)半钱,羌活1钱,藁本(去土)8分,人参(去芦)半钱,白葵花5朵(去心萼),甘草(炙)8分,升麻7分,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半钱,当归身6分(酒制),桃仁半钱(汤浸,去皮尖,与郁李仁研如泥,入正药),黑附子(炮,去皮脐)4钱。
茯苓膏
主治: 面多(黑干) (黑曾)及手皴。
疗效: 令皮肤悦泽白润。
组成: 猪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净,2味以水5斗,合煮猪蹄烂,取清汁3斗,用煮后药),白茯苓5两,商陆5两,萎蕤1两,白芷2两,藁本2两。
川芎丸
主治: 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子女人相易,状至危笃,及时疾流行。伤寒、时行疫疠,风湿、湿温,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内热外寒,头项腰脊拘急疼痛,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冷,伤在胃脘,胸膈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出,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组成: 草豆蔻(去皮,面裹,炮)10个,木猪苓(去皮)半两,石菖蒲半两,高良姜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麻黄(去根)半两,厚朴(去皮,姜汁炙)半两,藁本(去瓤,土炒)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柴胡半两,泽泻半两,白术半两,细辛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藿香半两,半夏(姜汁制)半两,甘草1两(炙),茯苓半两。
白牙药升麻散
主治: 风牙疼痛,及牙龈肿硬不消。
组成: 川芎4钱,升麻1两,藁本1两,石膏1两,白芷1两,皂角1两(烧存性用)2钱2分,细辛6钱。
羌活胜湿汤
主治: 外伤于湿,郁于太阳,肩背痛,脊痛项强,或一身尽痛,或身重不能转侧,脉浮;邪在少阳、厥阴,卧而多惊。
组成: 羌活1钱,独活1钱,藁本5分,防风5分,甘草(炙)5分,川芎5分,蔓荆子3分。
养血当归地黄散
主治: 破伤风,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中风,少血偏枯,筋脉拘挛疼痛。
组成: 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藁本1两,防风1两,白芷1两,细辛5钱。
苍术复煎散
主治: 寒湿相合,脑右痛,恶寒。项筋脊骨强,肩背胛眼痛,膝膑痛,无力,行步沉重。风湿热痛。
组成: 红花1分,黄柏3分,柴胡5分,藁本5分,泽泻5分,白术5分,升麻5分,羌活1钱,苍术4两。
地黄粥
主治: 一切风虚气攻,偏正头疼,呕吐涎沫。
组成: 草乌头(肥实心白者,水浸两宿切作片子,慢火焙干)2两,干姜1两(炮),防风(去芦头)半两,当归(洗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藁本(去土)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川芎半两,雄黄(不夹石,通明者,别研)半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
四季加减百解散
主治: 伤寒在表,未传入经,发热恶寒,腰脊强痛;已传经络,胸满气逆,肢体烦疼,目睛痛,耳聋,口燥咽干;或渴不渴,手足自温;或肢厥自利;或不自利,小便反快;首会感风,风伤腠理,头痛项强;表重伤风,憎寒头痛,鼻流清涕,咳嗽涎痰;及风湿相搏,失节烦疼,一身尽重,加之恶风,时自汗出;伤风、伤寒、中暑、中暍,食蒸头痛,气逆胸满,失饥,吐逆,眩晕,及已经汗之不解,下之不当,吐不中病。
疗效: 调中顺气,祛逐寒邪,调顺三焦,扶表救里,温润肺经,升降阴阳,进美饮食,和解发散,凉汗清肌,退热固表。
组成: 柴胡1两(去芦头并土),升麻1两,干葛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防风1两(去苗),甘草1两(炙),羌活1两,独活1两,藁本1两(去芦),半夏1两(汤洗10次,姜汁浸),苍术1两(米泔水浸,麸炒),人参1两(去芦),藿香(去梗,以上各修事了称)1两。
山茵陈散
主治: 冷劳瘦弱,腹泄不止,气劣虚羸。
组成: 当归、厚朴、陈皮、青皮、牛膝、紫菀、人参、茯苓、附子、枳壳、白芷、干姜、赤芍、芜荑、藁本、木香、茵陈、柴胡、桔梗、桂各等分。
用药咨询
藁本治疗三叉神经痛
藁本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引起,发病时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多为刀割样或电击样剧痛,常伴有同侧流泪、流涎、面部抽搐等症状。而藁本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因此,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若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藁本的功效与作用
藁本是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散风寒、祛风湿、止痛、解表、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巅顶头痛等病症。藁本辛温,入膀胱、肝、胆经,善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治头面风寒、风湿痹痛之要药。此外,因藁本能祛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还可用于治疗巅顶头痛,此药性升散,气血走窜,故阴血亏虚所致头痛、巅顶头痛均可选用。此外,因藁本能上行巅顶,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故还可用于治疗感冒、巅顶头痛等。藁本辛温升散,易助热邪,对于阴虚阳亢、血热妄行等实证、热证患者应忌服,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因藁本能升散风寒,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对于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也应忌服,以免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土藁本的功效与作用
土藁本一般是指土荆芥,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活血止痛、止痒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钩虫病、头癣等病症。1、祛风除湿土荆芥性温,味辛,归膀胱、肝经,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钩虫病等病症。同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解毒杀虫土荆芥具有一定的解毒杀虫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等疾病,同时,对于皮肤瘙痒、疥癣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活血止痛土荆芥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同时,对于女性痛经、产后瘀血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止痒土荆芥具有一定的止痒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荨麻疹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5、其他土荆芥还具有祛除风邪、止咳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另外,对于孕妇、过敏体质等患者需避免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