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清

类别: 止血药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肠风下血,血崩,手术出血,小儿惊风,热毒疮疡,蛇咬伤。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损伤。"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肺止血。"③《四川常用中草药》:"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种吐血,劳伤咳嗽,肺肾阴虚咯血,肠风下血,红崩,拔脓生肌,刀伤。"④《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背。"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见血清
【别名】: 羊耳蒜、立地好、毛慈姑、岩芋、黑兰、矮胖儿、肉螃蟹、铁耙梳、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
【汉语拼音】: jian xue qing
【成份】: 含脉羊耳兰碱(nervosine)。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茎类圆形,粗达30cm,或切片厚1cm。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散布不规则灰白色斑纹。树心处的块片呈深黄色。横切片年轮明显,射线放射状排列。质坚硬,折断面纤维状。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外为木栓细胞,栓内层有纤维,单个或2-20个成束散在,薄壁细胞内有单晶及少数簇晶,韧皮部有许多纤维束切向排列呈层状,纤维壁薄,弱木化,纵切面观长140-240μm,直径12-20μm,两端细尖;射线内有单晶或簇晶,簇晶直径16-20μm。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内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木射线1-5列细胞,具单纹孔。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2-3min,趁热滤过,取滤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加热后泡沫不消失。(检查皂甙)(2)溶血试验取2%去纤维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1滴,放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状,然后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样品生理盐水浸液(l:3),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滤纸吸引液体,使检波逐渐渗入盖玻片下,与红细胞接触处迅速发生溶血。(检查皂式)(3)本品水提取液蒸干,加1-2ml醋酐溶解,再加浓硫-醋酐试剂。颜色由黄转为红色、紫色、蓝色。(检查皂式) 。
【药理作用】: 止血作用:用活性炭处理过的水煎剂(1:1),敷于局部,对切断狗、猴股动脉或截断麻醉狗后肢引起的出血,有止血作用。动物下台后,活动、食欲正常,48小时内无继发出血。对兔肝、脾切口,4分钟止血,4-12天后无继发出血,切口上有一层薄膜覆盖,药物已被吸收,基本上无粘连。体外试验,能使人和兔抗凝血液的红细胞凝集。缩短全血凝时间。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肠风下血,血崩,手术出血,小儿惊风,热毒疮疡,蛇咬伤。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损伤。"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肺止血。"③《四川常用中草药》:"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种吐血,劳伤咳嗽,肺肾阴虚咯血,肠风下血,红崩,拔脓生肌,刀伤。"④《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背。"
【性味】: 苦,凉。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平。"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凉。" 归肺;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品1~2两);或浸洒。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副作用】: 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上述制剂1ml,前10天体重逐日增加,后10天体重稍减轻,未有死亡。肌肉注射1ml后2天解剖,局部肌肉呈微红色,6天后即无。
【归经】: 归经_肺经
【植物形态】: 脉羊耳兰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发达,褐色,横卧,其上着生细长的根数条;假鳞茎数枚,短,肉质,基部稍厚,高2.5~7厘米,表面有节。叶2~3枚,薄,卵形至矩圆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疏散,长7~15厘米;苞片细小;萼片和花瓣淡紫色,长约8毫米,侧面2枚萼片狭矩圆形,背面1枚和花瓣践形;唇瓣绿紫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瘤体;蕊柱白色,内弯,有翅,翅每边有一尖角或齿。蒴果纺锤形。花期夏月。生于溪边石罅间或林下阴处。分布浙江、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临床应用】: 用于止血取全草切碎烘干,用水煮沸3次,每次沸腾30分钟,合并煎煮液、浓缩、离心,取上清液调成1:1浓度的溶液,经活性炭处理和高压灭菌后备用。临用时以消毒纱布或棉球蘸药液置于伤口或手术切口,稍加压迫。曾用于胃次全切除,剖腹探查,包皮环切,肿瘤切除,阑尾切除,宫颈息肉切除,胆总管切开引流,疝、肠、子宫修补,剖腹产及绝育,各种外伤,拔牙,拔甲,鼻出血,囊肿切除等手术计38例。止血最短时间45秒,个别长达3分30秒,平均为2分钟左右。全部手术的皮肤、肌层和部分脏器切口的中小血管和广泛性渗血,均耒用止血钳和结扎,也不必清创即缝合,术后未发现粘连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用药部位】: 为兰科植物脉羊耳兰的全草。
【来自何书】: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用药咨询
[月结第三天血清促卵性激素10.07?]
[月结第三天血清促卵性激素10.07?]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月经第2-4天进行抽血检查性激素六项,在月结的第三天时做相关检查则提示血清促卵泡生成素、血清黄体生成素等指标处于偏高的状态。若无其他症状,则可不做特殊处理;若有不适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就诊。一、生理性原因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卵巢功能下降,则可能会出现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升高至10U/L的情况发生。此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也不用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二、病理性原因1.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遗传及环境因素导致雌孕激素水平失调,进而引起排卵障碍,造成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达10U/L。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高泌乳素血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催乳素异常增高所致的一种疾病,会导致排卵障碍以及雌孕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发上述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缓解。3.垂体瘤: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内分泌紊乱而诱发此病,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轴而导致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上升至10U/L,并伴有头痛、视力减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可行手术切除治疗。此外,还可能与子宫内膜炎有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高是怎么回事?]
[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高是怎么回事?]女性在排卵期时抽血检查激素六项,可发现血中促黄体生成素明显增高。因为促黄体生成素是促进人体内雌孕激素分泌的,并且可以促使成熟卵泡排出。如果是在月经周期第2-3天抽血化验,或者是处于排卵前、后几天抽血,都可能会出现促黄体生成素偏高的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心。但如果是在月经第1天进行检测,则考虑为异常情况,可能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卵巢早衰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由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使雌激素水平偏低而引起。患者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或地屈孕酮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调整月经的作用。二、卵巢早衰若存在卵巢早衰的问题,会导致卵巢内的卵泡逐渐耗竭,使机体无法正常受孕,从而会影响身体健康。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或维生素B6片等药物调理,严重者则需通过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此外,还可见于其他原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避免发生感染。还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症状。
[血清泌乳素偏高有什么影响?]
[血清泌乳素偏高有什么影响?]血清泌乳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脑垂体分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一般较低,在女性怀孕后期及哺乳期可出现升高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若患者在非上述时期出现血清泌乳素升高的情况,则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药物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垂体瘤等病理原因有关,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一、生理性原因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早期和黄体晚期,以及妊娠、哺乳时,血清泌乳素含量均会增高,但增高的幅度不会超过正常上限值,并且随着相关时期的结束而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二、病理性原因1.内分泌失调:由于情绪紧张、焦虑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内分泌失调者,在检查时会出现血清泌乳素轻度升高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去除诱因,如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膳食等,待内分泌恢复正常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也会随之下降。2.药物因素:如果长期服用部分药物,比如降压药、止痛药、抗精神病药等,也可能引起血清泌乳素轻微升高的表现。此时需要遵医嘱停用或更换其他替代药物来缓解症状。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群,由于存在异位灶刺激到局部神经组织,也可表现为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片、炔诺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将病变部位切除。4.垂体瘤:当患者发生垂体瘤以后,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对正常的垂体组织产生压迫,从而抑制正常的垂体功能,导致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此时可以选择服用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方法将其切除。此外,还可能是脑胶质瘤等原因所致,可以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衣物,以免着凉引起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