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解毒杀虫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别名】: 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胭脂菜(《纲目》),飞扬草(《广州植物志》),灰苋菜(《四川中药志》),灰藜、灰蓼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灰藜、灰菜、灰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英文名称】: 无。
【汉语拼音】: li
【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叶的脂质中68%是中性脂肪,内含棕榈酸、廿四烷酸、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廿九烷、油醇、蜡等。根含甜菜碱、氨基酸、甾醇、油脂等。种子含油5.54~14.86%。
【加工采集】: 6~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 藜可供食用,也可作饲料或药用。生长在日本的变种藜对蚯蚓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其最小有效浓度为水浸剂0.5%,醇浸剂1%;水浸剂排虫率为33%。食藜后经日光照射,可致"藜日光过敏性皮炎"。有谓此病似与女性内分泌变化有关。曾有报道综合207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其中因食藜发病者日8例,占42.5%。用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效果较好。用生长在日本的变种藜浓缩水煎液,醇浸液,醚浸液,多量注入兔皮下,也会引起对日光和紫外线的过敏反应,不但在注射局部,且在远隔部位亦有潮红、水肿,甚至皮下出血和坏死,同时还有贫血及体重减轻;此可能系因藜叶中感光物质进入体内,再经日光照射所致。豚鼠饲食试验,未见类似病症。将藜的70%醇浸剂用于蛙、蟾蜍、鸽、小鼠、豚鼠、兔等,对呼吸先兴奋后抑制,终因呼吸麻痹致死;亦有降压和抑制心脏的作用;能增加平滑肌器官的运动,对末梢血管主要是收缩;对骨胳肌和运动神经常呈麻痹作用;但连续用于兔和小鼠,可逐渐产生习惯性,使麻痹作用减弱,同时耳壳、四肢、尾根等处发生充血、浮肿、出血等症状,且可因紫外线照射而增剧。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性味】: 《纲目》:"甘,平,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
【禁忌】: 有微毒。
【备注】: 同属植物灰绿藜,形态与藜极相似,但植株较小;侧方花的花被片3~4片;扁圆形的种子上有缺刻状突起。西藏等地区与藜同等人药。
【植物形态】: 藜一年生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具棱和绿色条纹。叶互生;下部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边缘有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基部楔形;上部叶片披针形;下面常被白粉。花小形,两性,黄绿色,每8~15朵聚成一花簇,许多花簇集成大的圆锥花序;花被片5,卵形,背部中央有绿色隆脊;雄蕊5,伸出花被外;柱头2,不露出于花被外。胞果稍扁,近圆形,包于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植物的老茎(藜茎)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同属植物灰绿藜,形态与藜极相似,但植株较小;侧方花的花被片3~4片;扁圆形的种子上有缺刻状突起。西藏等地区与藜同等人药。
【临床应用】: 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内服,煎汤,用量5~15克,外用适量,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
【用药部位】: 为藜科植物藜的幼嫩全草。
【来自何书】: 《本草拾遗》
同类解毒杀虫药
斑蝥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独角莲
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槟榔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更多同类解毒杀虫药
用药咨询
藜麦米的功效与作用怎么吃藜
藜麦米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补充营养、促进消化、保护心脑血管、辅助调节血糖、辅助降低胆固醇等,吃的时候可以煮粥吃。1、补充营养藜麦米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维持机体营养均衡。2、促进消化藜麦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也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促进消化的目的。如果患者存在积食、便秘等症状,可以适当吃藜麦米进行改善。3、保护心脑血管藜麦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可以软化血管,也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保护心脑血管的目的。4、辅助调节血糖藜麦米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苯丙氨酸等营养成分,患者适当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能量,也可以达到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5、辅助降低胆固醇藜麦米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以辅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也可以减少血管中的脂肪堆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辅助降低胆固醇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藜麦的坏处
藜麦的坏处肠胃负担会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藜麦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铁,可提高免疫力,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或胃溃疡的人不适合吃藜麦,食用藜麦后胃肠道负担会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还会使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加重。此外,藜麦非常适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非常适合患者的健康。
藜麦芽的功效
藜麦芽具有营养补充、能量补充、蛋白质补充、膳食纤维补充、矿物质补充等功效和作用。1.营养补充藜麦芽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2.能量补充藜麦芽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持久的能量来源。3.蛋白质补充藜麦芽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之一,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和组织修复。4.膳食纤维补充藜麦芽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并增强饱腹感。5.矿物质补充藜麦芽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对骨骼发育、红细胞合成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注意控制藜麦芽的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体重增加或血糖波动。在购买时,应确保产品未添加过多盐分或其他不健康的添加剂。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