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根

类别: 祛风湿
除湿,祛风,活血,解毒。治痢疾,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①《贵州民间药物》:"调经,生血行血。"②《本草推陈》:"治肠炎,痢疾,肠红便血。"③《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骨痛。"④《广西中草药》:"洗皮肤湿癣。"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水蓼根
【汉语拼音】: shuiliaogen
【成份】: 含铁0.42~O.64%,还含蒽醌葡萄糖甙、黄酮类、酚性成分、甾醇、挥发油。
【加工采集】: 秋季开花时采收。
【药理作用】: 醇提取液100毫克/公斤,对大鼠有抗着床作用。
【功效主治】: 除湿,祛风,活血,解毒。治痢疾,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①《贵州民间药物》:"调经,生血行血。"②《本草推陈》:"治肠炎,痢疾,肠红便血。"③《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骨痛。"④《广西中草药》:"洗皮肤湿癣。"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炒热敷。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或斜升,不分枝或基部分枝,无毛,基部节上有不定根。单叶互生;有短叶柄;托叶鞘筒形,长约1cm,褐色,膜质,疏生短伏毛,先端截形,有短睫毛;叶片披针形,长4-8cm,宽0.8-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黑色腺点,叶缘具缘毛。总状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细长,上部弯曲,下垂,长4-10cm,苞片漏斗状,有褐色腺点,先端具短睫毛或近无毛;花被4-5深裂,裂片淡绿色或淡红色,密被褐色腺点;雄蕊6,稀8,比花被短;花柱2-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侧扁,暗褐色,具粗点。花、果期6-10月。生境分布:生于水边、路旁湿地。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用药部位】: 蓼科植物水蓼的根,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来自何书】: 《贵州民间药物》
用药咨询
水蓼根的功效与作用
水蓼根是蓼科植物水蓼的干燥根茎,可作为中药材使用,其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水蓼根性寒,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痈、丹毒、热淋、咽喉肿痛、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带下、衄血、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2、利尿通淋水蓼根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3、止血散瘀水蓼根还具有止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腹痛、衄血、外伤出血等病症。4、消肿止痛水蓼根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痈肿疔疮、乳痈、关节肿痛等病症。5、祛湿止痒水蓼具有祛湿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湿疹、阴痒、疥癣、痔、痔漏、皮肤瘙痒等病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脾胃虚寒、阴虚火旺者需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水蓼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水蓼草的功效与作用是抗菌消炎以及止血,禁忌过量服用。水蓼草含有天然药用成分,服用时可以消灭肠道中的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防止肠道中炎症滋生,维持肠道健康。水蓼草中含有有效成分,能够加快人体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建议月经期禁食,否则会造成血量增多。
水蓼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水葫芦又称辣蓼、蔷、虞蓼、蔷薇、月季等,在我国莱昂分布广泛。沼泽地、水边和水中都很常见。水栀子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植物,在入药部位以全草为主,化湿、行滞、祛风、消肿等主要功效,对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等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水蓼虽然是无大毒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像月经期的女性不可以吃水蓼,否则会造成血量增多,因此有这种情况的人群在平时用药时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