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

类别: 其它
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①《本草拾遗》:"摩疥癣虫疮,毒肿。"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宣水肿。"③《纲目》:"涂胫疮、汤火伤疮;吐风痰喉痹,及一切诸疾,以水和油,扫入喉中探吐。"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桐油
【别名】: 桐子油(《纲目》)。
【汉语拼音】: tongyou
【成份】: 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价157~170),以高温(200~250℃)加热,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胶,甚至完全固化。此特殊性质是由于其主要成分α-桐油精的聚合,这是其他干性油所未有的特性。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15%。比较详细的数据: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亚油酸9.7%,油酸8.0%,饱和脂肪酸3.3%,不皂化物0.1%。又一资料:α-桐酸77%,亚油酸10%,油酸9%,饱和脂肪酸4%。α-祠酸分子中含有三个共轭双键,故有多种几何异构体。在饱和脂肪酸中有硬脂酸和棕榈酸。桐油含维生素E及角鲨烯。又含植物甾醇、戊聚糖及几种蛋白质。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还夹杂着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质(参考"油桐"条)。又热桐油上发生的气体,与皮肤接触能引起急性皮炎。
【加工采集】: 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的种子所榨出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Muell.Arg.]
【功效主治】: 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①《本草拾遗》:"摩疥癣虫疮,毒肿。"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宣水肿。"③《纲目》:"涂胫疮、汤火伤疮;吐风痰喉痹,及一切诸疾,以水和油,扫入喉中探吐。"
【性味】: 甘辛,寒,有毒。①《日华子本草》:"冷,微毒。"②《纲目》:"甘微辛,寒,有大毒。"
【用法用量】: 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副作用】: 桐油毒性较大,临床都作外用,禁忌内服。中毒者均系误食(将桐油误当一般食油烹调菜肴)所致。据289例观察,误食后大多在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最早者40分钟,少数在4小时左右。主要表现为恶心、频繁的呕吐;其次为腹痛,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手足麻木、发冷,呕血、便血,发烧;严重者出现昏迷和喉肌痉挛。实验室检查提示,部分病例的肾脏有轻度损害;并能加剧肝脏疾患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变。经及时救治均告恢复。此外,尚有因持续食入微量桐油(食油中掺有桐油)而引起亚急性中毒者。据52例报告,其临床表现较之上述急性中毒有如下不同之点:㈠胃肠症状轻;㈡全身症状明显,发热、气憋、手足发麻远多于急性中毒,且有下肢水肿、感觉减退、潮红灼热、心脏扩大等急性中毒者罕见的征象;㈢预后较严重,本组病例中有5例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植物形态】: 油桐 小乔木,高达9m。枝粗壮,无毛,皮孔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2cm,顶端有2红紫色腺体;叶片革质,卵状心形,长5-15cm,宽3-1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全缘,有时3浅裂,幼叶被诱色短柔毛,后近于无毛,绿色有光泽。花先叶开放,排列于枝端成短圆锥花序;单性,雌雄同株;萼不规则,2-3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雄花具雄蕊8-20,排列成2轮,上端分离,且在花芽中弯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3-6cm。种子具厚壳状种皮。花期4-5月,果期10月。生境分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临床应用】: ①治疗外科炎症以桐油和石膏粉调敷患处。如用药及时,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有促使其吸收消退或局限的作用。据65例各种软组织急性炎症的观察结果,用药1~10天后有46例炎症完全消失,6例炎症局限,症状好转;13例脓肿缩小,自行破溃或经小型切开引流而痊愈。用于急性阑尾炎11例,于3~14天全部治愈;阑尾脓肿17例,除1例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而死亡外,其余均在7~15天治愈;慢性盆腔附件炎13例,均于3~6天痊愈;其他如膈下脓肿、腹腔脓肿、急性胆囊炎、局限性腹膜炎、扁桃体脓肿、齿槽脓肿等,用药后亦有良好效果。治疗过程中,须根据病情需要结合其他疗法,如应用抗菌素、输液、输血等。对已经成熟的脓肿或业已切开引流者,及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溃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腹膜炎,应及时采取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制剂及用法:以桐油30~40毫升与生石膏粉100克混和,调匀后涂于纱布或油纸上,外敷患处。腹腔炎症则敷于病变部位的腹前壁上;盆腔附属器官炎症敷于下腹,或采用阴道坐药方法;扁桃体炎及齿槽脓肿等敷于下颌部。敷药宽度必须超出炎症浸润范围。根据病情轻重每日换药1~3次②治疗灼伤力求在灼伤后10分钟内,把灼伤的肢体浸泡于桐油桶里,浸泡时间以病人患肢离开油桶后疼痛消失或只有轻微灼感为止。浸泡后用消毒纱布沾生桐油敷贴患处,每天更换1次,至创面干燥为止。试治9例,浸泡后灼伤处周围红肿明显缩小,起泡也减少。Ⅲ度灼伤焦痂干燥后脱落自愈。没有出现感染,且愈后瘢痕柔软,不引起功能障碍。③治疗寻常疣先用缝衣针或小刀将疣的表面轻轻刮破,随即将油桐果的胶汁滴在疣面,听其自然干涸结痂,自行脱落。如患处脱痂后,仍有部分疣组织尚未脱落者,再滴药1~2次,以愈为度。滴药后不要用水洗涤患处,以免影响结痂。治疗8例,除1例多发性滴药3次未效外,其余7例单纯性经滴药1~3次均脱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用药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来自何书】: 《日华子本草》
用药咨询
桐油怎么用于治疗癣病
桐油一般可以外用或者内服的方式进行使用,通常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癣病的作用。1.外用:癣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是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而桐油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改善癣病引起的瘙痒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后,遵医嘱通过局部涂抹的方法进行改善,通常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2.内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来治疗,比如选择苦参片、硝酸咪康唑胶囊等抗真菌的药物来帮助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桐油性温,所以不建议孕妇以及阴虚火旺者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则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清洁干燥,有助于促进恢复。
桐油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而桐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痒、润燥杀虫的功效。因此,使用桐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1、外用:如果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将桐油涂抹在患处,并进行适当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症状;2、口服:如果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服用桐油进行治疗。桐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其中的挥发油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从而缓解疼痛症状;3、注射:如果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情况比较严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肌肉注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利于病情恢复;4、其他方式: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理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针灸属于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而理疗包括红外线照射、热敷等,也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
桐油能治白电风吗
桐油不能治白电风,白电风是一种皮肤疾病,需要通过正规的治疗方式才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并不可以盲目的使用药物。白电风通常是指白癜风,属于一种色素脱失性的皮肤疾病,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导致。在发病期间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白色的斑块,并且会伴有局部的皮肤瘙痒以及发红等症状。桐油是梧桐树的种子压榨而成的一种植物油,不具有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所以无法达到治疗白电风的效果。如果盲目用药,还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容易引起病情加重。白电风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植皮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白斑面积比较大或者是比较严重者,则需要采取黑色素细胞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恢复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在外出的时候可以穿防晒衣或者打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