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根

类别: 祛风湿
活血,祛风,利湿,清热。治风湿痹痛,脚气,感冒,痄腮,跌打损伤.①《南宁市药物志》:"行气行血,解毒。治脚气,风湿骨痛及风肿。"②《广西中药志》:"活血,去风湿.治跌打风湿。"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退大热。"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五色梅根
【汉语拼音】: wusemeigen
【成份】: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灌胃给予五色梅根水煎浓缩液20g/(kg·d),40g/(kg·d),连续3-6d,能显着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百分率;显着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呈明显的抗炎作用。 2.镇痛作用 灌胃给予上述剂量的水煎浓缩液,显着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痛觉反应潜伏期,呈一定的镇痛作用。 3.免疫作用 灌胃给予上述剂量的水煎浓缩液,连续5d,可显着增加幼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重量,提示五色梅根可能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功效主治】: 活血,祛风,利湿,清热。治风湿痹痛,脚气,感冒,痄腮,跌打损伤.①《南宁市药物志》:"行气行血,解毒。治脚气,风湿骨痛及风肿。"②《广西中药志》:"活血,去风湿.治跌打风湿。"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退大热。"
【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
【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必须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应。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副作用】: 对小鼠有轻度毒性。
【归经】: 膀胱;肝;肾经
【植物形态】: 马缨丹,直立或蔓性灌木。植株有臭味,高1-2m,有时呈藤状,长可达4m 。茎、枝均呈四方形,有糙毛,常有下弯的钩刺或无刺。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9cm,宽1.5-5cm,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齿,先端渐尖或急尖,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具小刚毛,侧脉约5对。头状花序腋生,花序直径 1.5-2.5cm;花序醒粗壮,长于顺柄;苞片披针莆,长为花萼的1-3倍,有短柔毛;花萼筒状,先端有极短的齿;花冠黄色、橙色、粉红色至深红色,花冠管长约1cm,两面均有细短毛,直径4-6cm;雄蕊4,内藏果实圆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生境分布:常生于海拔80-1500m的沙滩、路边及空旷地。我国庭园有栽培。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有逸生。资源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用药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植物形态详"五色梅"条。
【来自何书】: 《广西中药志》
用药咨询
五色梅的功效与禁忌
五色梅具有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等功效,但孕妇、胃肠道疾病患者等人群不建议食用。五色梅是一种植物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五色梅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五色梅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提高身体免疫力。但五色梅性寒,如果孕妇食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所以不建议孕妇食用。另外,胃肠道疾病患者也不建议食用,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五色梅的功效与禁忌
五色梅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止血的功效。对于腹痛吐泻,湿疹,阴痒,肺痨咳血等症有治疗的作用。而且,它的叶子还有祛风止痒,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皮肤长湿疹等症都有治疗和缓解的作用。五色梅又叫山大丹,如意花,土红花,大红绣球等。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马缨丹的花。其性凉,味甘。归肺经,肝经和肾经。
五色梅的功效与作用?
五色梅的功效和作用特别多,它的花以叶子都有很多治病的效果。五色梅能清热解毒,同时还可以起到散结止痛的作用,它的叶子在临床上具有祛风止痒的作用。一般是用来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同时也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还有腹痛以及腹泻,对于皮肤长湿疹也有缓解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