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类别: 解表药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香薷
【别名】: 香菜(《本草经集注》),香菜(《千金方》),香戎(《食疗本草》),香茸(《本草图经》),紫花香菜(《履巉岩本草》),蜜蜂草(《纲目》)。
【英文名称】: Moslae Herba。
【汉语拼音】: xiangru
【成份】: 海州香薷含挥发油,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药材鉴别】: 干燥全草,全体被有白色茸毛。茎挺立或稍呈波状弯曲,长约30~50厘米,直径约1~3毫米;近根部为圆柱形,上部方形,节明显,淡紫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叶对生,皱缩破碎或巳脱落;润湿展平后,完整的叶片呈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5~3.5厘米,宽3~5毫米,边缘有疏锯齿,暗绿色或灰绿色。茎顶带有穗状花序,呈淡黄色或淡紫色,宿存的花萼钟状,苞片脱落或残存。有浓烈香气,味辛,微麻舌。以质嫩、茎淡紫色、叶绿色、花穗多、香气浓烈者为佳。主产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以江西产量大,品质佳,商品习称"江香薷"。各地民间所用的香稿尚有以下几种:①四川、陕西、山东等地以同属植物香薷的干燥全草,作香薷使用。药材形状与上述品种相似,惟完整的叶较大,呈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5~10厘米,宽1.5~3厘米;穗状花序,花明显地偏向一侧。在四川称此为"德昌香薷"或"土香薷"。《本草衍义》所述香薷,即为本种,但目前在药材商品中很少使用。参见"半边苏"条。②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以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全草作香薷使用。参见"石香葇"条。③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有以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作香薷使用者。参见"土香薷"条。④新疆地区使用的香薷,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薷的全草。参见"萼果香薷"条。⑤西藏地区尚有以密花香蒲及其变种的全草入药,又称"密香薷"。
【药理作用】: 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和杀菌作用,并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1.抗病毒作用:海州香薷水煎剂1:20 浓度时对病毒ECHO11 株有抑制作用。2.抑菌作用:本品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时,浓度在1:200-1 :1000的抑菌圈直径均为9mm。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用平板打孔法测定,当浓度为1:1.25时抑菌圈的直径为15mm,浓度为1:1.25-1:0.16时抑菌圈直径均为9mm。石香薷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3.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香薷挥发油对小鼠、大鼠、豚鼠和家兔的离体回肠自发性收缩活性皆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种属的动物的敏感性不同,相比之下,对豚鼠和家兔回肠的抑制作用较强,半数有效量分别为3.6和7.6μg/ml,而对大鼠和小鼠的作用稍弱,半数有效量为14.2和35.1μg/ml。对豚鼠回肠因鸡蛋清所引起的过敏性收缩和氯化钡所致的过敏性收缩均有对抗作用。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雷公炮炙论》:"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暴干,勿令犯火。"
【功效主治】: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性味】: 辛,微温。①《别录》:"味辛,微温。"②孟诜:"温。"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④《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禁忌】: 表虚者忌服。①《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②《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归肺、胃经
【备注】: (1)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2)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本品的适应范围了。
【植物形态】: 海州香薷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茎直立,通常呈棕红色,二歧分枝或单一,均四棱形,密被灰白色卷曲柔毛。叶对生,广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3~3.5厘米,宽3~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广楔形,边缘具疏锯齿,偶近全缘,上面深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下面淡绿色,密布腺点,沿主脉疏被柔毛。轮伞花序密聚成穗状,顶生和腋生;苞片阔倒卵形,绿色,先端骤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均具长柔毛及腺点,边缘具长缘毛,具5条明显的纵脉;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具长柔毛及腺点,每裂片具1条中脉;花冠唇形,淡红紫色,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矩形,两侧裂片略呈三角形;雄蕊4,花药黄色,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线状,柱头2歧。小坚果4,近卵圆形,棕色,藏于宿存萼内。花期9月。果期10月。生于山野。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或研末。用治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解痉、利尿、镇痛、镇静、止咳祛痰等作用。
【用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
【来自何书】: 《别录》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解表药
柴胡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葛根
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①《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③《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④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⑤《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⑥《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⑦《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⑧《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⑨《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⑩《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⑾张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⑿《纲目》:"散郁火。"
生姜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更多同类解表药
用药咨询
香薷什么科
香薷属于一种中药材,通常情况下,可以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香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同时也可以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疮疡等症状。患者在使用香薷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同时,对于阴虚津伤的患者要禁止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青蒿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青蒿香薷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祛风散寒、祛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等病症。1、清热解暑青蒿香薷味苦,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预防中暑。2、利尿消肿青蒿香薷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病症。3、祛风散寒青蒿香薷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预防风寒感冒。4、祛湿青蒿香薷具有祛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等病症。5、活血通络青蒿香薷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蒿香薷,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香薷能治口臭吗
香薷一般能辅助治疗口臭,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香薷是一种中药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利水、解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水肿尿少、小便不利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口臭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香薷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香薷,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口臭的患者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口腔卫生不洁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饭后及时漱口,早晚刷牙。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味道重的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以免加重口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