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双眼龙

类别: 其它
①《广东中药》Ⅱ:"驱风解毒。治蛇咬伤,皮肤瘙痒,风湿脚痛。"②《广东中草药》:"祛风去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痹痛,产后风瘫,带状疱疹,跌打肿痛,脓肿,癝疽,毒蛇咬伤。"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小叶双眼龙
【别名】: 山辣蓼(《生草药手册》),桃叶双眼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汉语拼音】: xiaoyeshuangyanlong
【成份】: 根含生物碱、酚类与三萜。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
【药材鉴别】: 干燥叶带有少部分嫩枝,叶纸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叶面秃净,暗红色,背面被星状毛,黄绿色;边缘锯齿上有腺点,基出3脉,侧脉羽状,每边3~4,近叶柄部有腺点。气微。以枝少、无杂质者佳。产广东。
【功效主治】: ①《广东中药》Ⅱ:"驱风解毒。治蛇咬伤,皮肤瘙痒,风湿脚痛。"②《广东中草药》:"祛风去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痹痛,产后风瘫,带状疱疹,跌打肿痛,脓肿,癝疽,毒蛇咬伤。"
【性味】: 辛苦,温。有毒。①《广东中药》Ⅱ:"辛,温。有毒。"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温。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水煎洗,捣烂或研末调敷。
【禁忌】: 孕妇忌用。
【归经】: 心;肺经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1~2米。分枝少,被灰黄色星状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短尖、锐尖或稍钝,基部圆形,边缘的小锯齿上有腺体,在叶片基部两侧各有杯状腺体1个,长而明显,两面被星状毛,老时上面无毛。夏季开黄白色或淡绿色花,总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上被星状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花瓣矩圆形,有雄蕊10~12个;雄花花瓣小,钻形,子房被曲柔毛,花柱3枚,2裂。朔果扁球形,密被星状柔毛,成熟后裂成3瓣。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林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
【用药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巴豆的叶、根。
【来自何书】: 《广东中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