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血竭
【别名】:
血竭花
【英文名称】: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
【汉语拼音】:
xue jie
【成份】:
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约含57~82%;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约2.5%,黄色血竭树脂烃约14%,不溶性树脂0.3%,植物性渣滓18.4%,赭朴吩0.03%,灰分8.3%。
【加工采集】:
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药材鉴别】: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我国云南发现一种山铁树,又名:柬埔寨龙血树,其树脂与上述品种作用相同。植物形态参见山铁树叶条。
【药理作用】:
抗真菌作用。血竭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用。
【禁忌】:
①《日华子本草》:得密陀僧良。②《本草经疏》: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备注】:
(1)《全国中草药汇编》---商品血竭的植物来源复杂,除前述外,尚有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龙血树属植物龙血树Dracaena ombet Kotschy(东非洲);豆科紫檀属植物龙血紫檀Pterocarpus draco L.(美洲);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龙血巴豆Croton draco Schlecht.(墨西哥);同属木槿叶巴豆Croton hibiscifolius Kunth(西班牙新格拉纳达产)及流脂巴豆Croton gossypiifolius Vahl[C. sanguifluus H. B. et K. Nov.](新安达拉西亚产)等。
【植物形态】:
麒麟竭,又名:渴留(《唐本草》)。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郎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亦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种子1枚。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
【临床应用】:
用量1~2克,研末内服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用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临床用治妇女月经过多、痛经、咳血、便血。
【用药部位】: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