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

类别: 收涩药
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①《本经》:"主咳逆,寒热烦满,下利赤白,血闭癥瘕,大热。"②《雷公炮炙论》:"益脾,安脏气。"③《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④《药性论》:"主治崩中。"⑤《日华子本草》:"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漏等疾。"⑥《纲目》:"催生,固大肠。"⑦《医林纂要》:"补脾,敛固胃气,泻肝,去瘀血,厚大肠。"⑧《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为撒布剂,治溃疡。配合他种强壮药,作补血剂。"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蛇黄紫金丹
主治: 水气,支饮上气,欲变成水,心下坚硬者。
组成: 蛇黄3两半(醋淬,研令无声),禹余粮3两(同炒,醋淬),木香、肉豆蔻、干姜、茯苓、当归、羌活、牛膝、青橘皮、芎荆、三棱、陈橘皮、蒺藜子、桂、附子、蓬莪术、茴香、针砂5两(先水掏极净,以铁铫子炒干,入米醋2升,煮醋令干,就铫中锻通赤,研末令极细,用之或3两)。
肠炎汤2号
主治: 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早晨腹泻,腰腿酸软,消瘦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疗效: 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组成: 禹余粮9g,赤石脂9g,制附片9g,肉桂2g(后下),干姜9g,煨诃子12g,煨肉豆蔻9g,米壳6g,补骨脂9g,党参15g,焦白术9g,甘草3g。
大牛角中人散
主治: 妇人积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沉重,虚极者。
组成: 牛角人1枚(烧),续断3两,干地黄3两,桑耳3两,白术3两,赤石脂3两,矾石3两,干姜3两,附子3两,龙骨3两,当归3两,人参1两,蒲黄2两,防风2两,禹余粮2两。
白芷暖宫丸
主治: 子宫虚弱,风寒客滞,因而断绪不成孕育。及数尝堕胎,或带下赤色,漏下五色,头目虚晕,吸吸少气,胸腹苦满,心下烦悸,脐腹刺痛,连引腰背,下血过多,两胁牵急,呕吐不食,面色青黄,肌肤瘦瘁,寝常自汗。
疗效: 暖血海,实冲任;常服温补胞室,和养血气,光泽颜色,消散风冷,退除百病,自成孕育。
组成: 禹余粮(制)1两,白姜(炮)3分,芍药3分,白芷3分,川椒(制)3分,阿胶(粉炒)3分,艾叶(制)3分,川芎3分。
九阳丹
主治: 虚冷。
疗效: 补益。
组成: 辰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阳起石1两,硫黄1两,石燕子1两,禹余粮1两,牡蛎1两,紫石英(并研)1两,钟乳粉1两,鹿茸1两,天雄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半两,蛤蚧1对,桑螵蛸半两,麝香1分。
芡实茯苓牛角散
主治: 女子带下虚脱证。
组成: 芡实粉2两,白茯苓2两,赤石脂1两(煅),牡蛎1两(醋煅),禹余粮1两(煅),牛角腮1两(炙黄)。
定痛接骨紫金丹
主治: 跌扑伤损。
组成: 麝香1钱半,没药1钱半,红娘子1钱半,乌药2钱半,地龙(去土)2钱半,川乌1两,草乌(炮)1两,五灵脂(去皮)半两,木鳖子(去壳)半两,茴香2钱半,黑牵牛(生用)5分,骨碎补5钱,威灵仙5钱,金毛狗脊5钱,防风(去芦)5钱,自然铜(醋淬7次)5钱,禹余粮4钱(碎),陈皮2钱半,青皮2钱半。
槐耳丸
主治: 妇人久痔,下脓血不止。
组成: 槐耳2两(微炙),牛角(角思)2两(炙令黄),禹余粮2两(烧醋淬3遍),猪悬蹄甲10枚(炙黄焦),麝香1分(研),白蔹1两,黄耆(锉)1两,艾叶(微炒)1两,蒲黄1两,白马蹄(酒煮1宿,炙令黄)1两,续断1两,当归(锉,微炒)1两,熟干地黄1两,鳗鲡鱼头(炙微黄)1两,猬皮(炙令黄焦)1两。
加减大造苦参丸
主治: 大风疮及诸风、赤白癜风。
组成: 苦参1斤,防风10两,荆芥10两,苍耳子10两,胡麻子(半生熟)10两,皂角刺10两,蔓荆子3两,牛蒡子3两,黄荆子3两,枸杞子3两,何首乌3两,禹余粮3两,蛇床子3两,香白芷1两半。
南星散
主治: 脾气不足,腹胀食欲呕,口舌干涩,四肢无力,喜怒不常,不欲见人,心烦多忘,咽喉闭塞,面黄。
组成: 禹余粮(煅,醋淬,研入)2两,大麻仁(研)2两,干姜(炮)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桑根白皮(锉)3两,人参3两。
用药咨询
禹余粮用量多少克
禹余粮一般是指大黄米,大黄米的用量一般不以克为单位计算,而是以粳米的重量计算。大黄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营养价值比较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吃了以后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大黄米是一种主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吃了以后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大黄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高,吃了以后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以及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但是在吃大黄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比如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如果患者不小心吃了太多的大黄米,而且出现了胃部不适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适量食用大黄米,同时还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禹余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禹余粮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祛痰止咳、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对于治疗肺痨咳嗽、咳痰、便秘、小便不利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脾胃虚寒者、阴虚火旺者一般是不建议使用的。1、功效与作用禹余粮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祛痰止咳、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对于治疗肺痨咳嗽、咳痰、便秘、小便不利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2、禁忌对于脾胃虚寒者一般是不建议使用禹余粮的,因为禹余粮性平,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此外,对于阴虚火旺者也是不建议使用的,因为禹余粮性平,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在服用禹余粮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长期重体力劳动。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土茯苓与禹余粮的区别
土茯苓与禹余粮的区别主要在于功效、主治疾病等方面。1、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的功效。而禹余粮味甘,性凉,归心、肾经,具有利尿的功效。2、主治疾病土茯苓可以用于治疗杨梅毒疮、肢体拘挛等病症。而禹余粮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涩、带下、痈肿疮毒等病症。除此之外,土茯苓与禹余粮的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也存在区别。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另外,脾胃虚寒者、气虚者不宜食用土茯苓,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在食用土茯苓或者禹余粮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