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鬃草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①《天宝本草》:"利水通淋。治白带,头晕,乳肿,赤白痢症。醋炒疗痔,脱肛。"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利尿。治淋浊。"③《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疗牙痛和吐血。"④《泉州本草》:"逐辨驱风,活血解毒,去瘀生新,软坚消积,止痛。治一切关节风痛,腰骨酸痛,跌打损伤。"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猪鬃草
【别名】: 石中珠、猪毛漆(《中国药植志》),铁丝草(《广州植物志》),猪鬃漆、降龙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猪毛七、岩浮萍、猪毛肺筋草(《四川中药志》),铁线草、鱼鳞草、乌脚芒(《泉州本草》)。
【汉语拼音】: zhu zong cao
【成份】: 铁线蕨全草含挥发油、黄酮类、糖类和鞣质。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黄芪甙、异槲皮甙、烟花甙、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芸香甙和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另有谓本品含铁线蕨酮、3α,4α-环氧绵马萜烷和很少量的21-羟基-30-降禾烷-22-酮。
【加工采集】: 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铁线蕨有祛痰作用,故用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无抗菌作用。
【功效主治】: 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①《天宝本草》:"利水通淋。治白带,头晕,乳肿,赤白痢症。醋炒疗痔,脱肛。"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利尿。治淋浊。"③《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咳嗽,疗牙痛和吐血。"④《泉州本草》:"逐辨驱风,活血解毒,去瘀生新,软坚消积,止痛。治一切关节风痛,腰骨酸痛,跌打损伤。"
【性味】: 苦,凉。①《贵阳民间药草》:"咸,寒,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涩,无毒。"③《泉州本草》:"苦,平,有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归经】: 归经_肝经
【植物形态】: ①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达20~50厘米。须根密生,淡褐色。根茎横行,黄褐色,密被淡褐色鳞片。叶近生;叶柄细弱,基部有鳞片,紫黑色,有光泽,约与叶片等长;叶为1~3回羽状复叶,下部为3回。中部为2回,上部为1回:羽片8~13对,互生,有柄,接近基部的1对最大,2回羽状复叶有小柄,末回小羽片宽约3~3.5毫米,大部为扇形,基部楔形,有小柄,上边沿常有不规则的深裂,裂片钝头,不育的裂片也有小牙齿,叶为薄草质,淡绿色,两面光滑,叶脉明显。囊群盖由羽片顶端的边沿向下反折而成,常一羽片有3~7个,长方形,褐色,边白色,膜质,孢子囊群圆形至横矩圆形,稍弯曲,无柄,孢子微小,淡黄色。 喜生于阴湿的溪边石上,或有松林的坡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等地。 ②白背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细长,横走,先端被卵状披针形鳞片,暗棕色,下面生须状短根,淡棕色。叶远生;叶柄圆而细弱,有光泽,紫褐色,长10~20厘米,除基部外无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7~10厘米。3回羽状复叶;羽片在顶片下3~5对,基部羽片最大,三角状披针形,长7厘米,宽3~4厘米;小羽片矩圆形,有柄,钝头;有末次小羽片1~4对,扇形,长宽各4~7毫米,圆头,边缘为具芒的锯齿状,有柄;叶厚革质,上面无毛,绿色,下面多少被粉;叶脉扇状分离。孢子囊在每束次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棕色,圆肾形,长2~3毫米。 生于山地溪边阴湿石上。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等地。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半月形铁线蕨和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亦作猪鬃草使用。前者分布华南、西南等地;后者分布云南,详见"凤尾猪鬃草"条。
【用药部位】: 为铁线蕨科植物铁线蕨、白背铁线蕨的全草。
【来自何书】: 《贵州民间方药集》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猪鬃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猪鬃草通常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祛瘀止血和消肿止痛等功效与作用,一般禁忌是脾虚胃寒腹泻患者不要随便服用猪鬓角,以免加重病情。1、清热解毒:本品可清热解毒,治疗肺热咳嗽、咯血,可与黄芩、鱼腥草和白茅根配伍。2、利尿通淋:猪鬓角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淋、血淋、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和排尿困难等疾病。儿童泌尿系结石可以用草药治疗,可单独用于尿道感染。3、祛瘀止血:能祛瘀止血,可用于治疗妇女崩漏和产后瘀血等。4、消肿止痛:止痛也是猪鬓角的重要功效之一,用蒲公英和枫香可以治疗乳腺炎和乳汁不通。家禽鬓角捣碎外敷,缓解关节肿痛和扭伤,能迅速消肿止痛。建议怀孕期间避免吃猪鬃草,以免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黄精与猪鬃草能同用吗?
黄精的主要功效为为滋阴补肾。对于您的腰酸腿痛和腰上没有力气,有一定的帮助。而猪鬃草的功效主要是。什么尿路不通了,乳腺炎和乳汁不通。对于您的乳汁少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两个如果同时服用的话,您最好还是到医院做一下详细的咨询。
猪鬃草的功效与作用
猪鬃草通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猪鬃草通常可用于治疗咳嗽、咯血,与黄芩、白茅根一起食用效果会更好。同时,猪鬃草可用于治疗热淋病、尿道感染、排尿不良等症状。热淋病、血淋病的治疗可与海金沙、铁丝纽一起使用。在治疗跌打损伤和扭伤时,可将猪鬃草碎外敷,可迅速消肿止痛。月经期间,女性身体虚弱,建议谨慎使用,孕期尽量不要进食,以免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