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疳保童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杀疳保童丸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圣惠》卷八十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疳,体瘦皮干,毛发焦黄,心热烦躁。
【组成】:
青黛半两,熊胆1分,黑狗胆1枚,麝香半两,芦荟1分,鲤鱼胆5枚,蟾头灰1分,蜗牛1分(炙令黄,为末),水银1分(以少枣肉研令星尽)。
【药材配方】:
水银 熊胆 狗胆 芦荟 蜗牛 蟾头 青黛 鲤鱼胆 麝香
【用法】:
每服5丸,以冷水送下。
中药材配剂
芦荟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通便,杀虫。治热结便秘,妇女经闭,小儿惊痫,疳热虫积,癣疮,痔瘘,萎缩性鼻炎,瘰疬。 ①《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②《海药本草》:"主小儿诸疳热。" ③《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 ④《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匿齿。" ⑤《得配本草》:"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⑥《本草再新》:"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青黛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①《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②《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③《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④《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驱时疫头痛,敛伤寒亦斑,水调服之。"⑤《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⑥《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⑦《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⑧《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⑨《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蟾头
类别:
解毒杀虫
治小儿疳积。《纲目》:"功同蟾蜍。"
狗胆
类别:
清热药
清肝明目,止血消肿。治风热眼痛,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聤耳,疮疡。①《本经》:"主明目。"②《别录》:"主痂疡恶疮。"③《药性论》:"主鼻齆,鼻中息肉。"④《食疗本草》:"采胆以酒调服之,明目,去眼中脓水。"⑤《日华子本草》:"主扑损瘀血,刀箭疮。"⑥《日用本草》:"去诸疥癣疮疾。"⑦《纲目》:"主鼻衄,聤耳,止消渴,杀虫,除积,能破血,凡血气痛及伤损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⑧《玉楸药解》:"清肝胆风热。治眼病。"
鲤鱼胆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明目,散翳消肿。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①《本经》:"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②《肘后方》:"点雀目燥痛。"③《药性论》:"点眼,治赤肿翳痛;小儿热肿涂之。"④《本草拾遗》:"主耳聋,滴耳中。"⑤《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治白喉。"
麝香
类别:
开窍药
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癥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辟恶气,温疟,痫痓,去三虫。" ②《别录》:"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难产,堕胎,去面鼠,目中肤翳。" ③陶弘景:"疗蛇毒。" ④《药性论》:"除心痛,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 ⑤《日华子本草》:"杀脏腑虫,制蛇、蚕咬,沙虱、溪、瘴毒,吐风痰。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 ⑥《仁斋直指方》:"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 ⑦王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⑧《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癥瘕。" ⑨《本草正》:"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酐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⑩《本草备要》:"治耳聋,目翳,阴冷。"
水银
类别:
解毒杀虫
杀虫,攻毒。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②《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蜗牛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①《别录》:"主贼风歪僻腕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②《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③《品汇精要》:"祛风热,消疮肿。"④《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聋,治诸种毒痔漏,制蜈蚣蝎虿毒。"⑤《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⑥《玉楸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⑦《医韩纂要》:"治血风疮及杨梅疮。"⑧《黑龙江中药》:"通乳。"
熊胆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⑥《本草述》:"治喉痹。"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用药咨询
硬下疳的早期症状
你好,硬下疳一般几周后可以消失,目前建议进行系统的治疗。定期复查。
小儿乳滞疳积
小儿乳滞疳积表现为厌食、腹泻、烦躁、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由于涉及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指导。1.厌食厌食是指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小儿乳滞疳积时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食物摄入减少。厌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2.腹泻小儿乳滞疳积通常由饮食不当引起,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的症状。腹泻多见于大便次数增多且呈稀水样,伴随腹痛、肠鸣音活跃等现象。3.烦躁由于脾虚失运,湿热内生,郁结于中焦,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易怒、难以平静等情况,还可能伴随夜间睡眠质量差等问题。4.消瘦当小儿存在乳滞疳积的情况时,会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此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会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从而出现消瘦的现象。观察到体重明显减轻,身高增长缓慢,与同龄儿童相比显得过于消瘦。5.面色萎黄小儿乳滞疳积时,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无法上荣于面,所以会出现面色萎黄的表现。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变化,特别是面部、手掌和脚底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以及微量元素检测。治疗措施包括药物调理,如小儿推拿、针灸等中医方法也可辅助改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餐,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你好医生,我是去年三月疾控查出梅毒一期
你好,初步判断你的情况就是一期。请在医生指导下继续治疗,一般需要随访1-2月时间,若没有症状表现就是正常了。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杀疳保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