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面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炒面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良朋汇集》卷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诸虚百损,痨嗽痰喘。
【组成】:
白茯苓4两,莲肉(去心)1斤,鸡头米1斤(共为细末),红枣4斤(煮熟去皮核),新鲜小米1斗(炒熟磨末),蜂蜜1斤,白沙糖1斤。
【药材配方】:
白沙糖 茯苓 蜂蜜 鸡头
【用法】:
干吃;或随意滚水冲服。
中药材配剂
白沙糖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①《唐本草》:"主心腹热胀,口干渴。"②孟诜:"治目中热膜,明目。"③《纲目》:"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蜂蜜
类别:
补虚药
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②《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③《本草拾遗》:主牙齿疳匿,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④《本草衍义》:汤火伤涂之痛止,仍捣薤白相和。⑤《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鸡头
类别:
补虚药
①《纲目》:"辟温。"②《本草再新》:"养肝益肾,宣阳助阴,通络活血。治小儿痘浆不起,时疹毒疮;堕死胎,安生胎。"
用药咨询
炒面粉止泻原理
炒面粉通常并不能完全治愈腹泻,但能通过吸附、凝固等作用对肠道进行保护,促使大便成形,从而缓解腹泻。炒面粉中含有淀粉,可以与肠道中的水分结合。吸附肠道中多余的水分,促进大便成形,还会形成一种黏性的凝胶物,包裹在肠道表面,使肠道表面受到保护,形成的凝胶物还具有润滑的作用,有助于减少肠道内部的摩擦,缓解腹泻时肠道不适的症状。但炒面粉止泻并非一种长期的治疗方法,仅能用于短期缓解腹泻等症状,腹泻严重时应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止泻。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吃放置时间过久或变质过期的食物。同时尽量少吃生冷食物,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被,避免受凉。如果患者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炒面粉糊的功效
炒面粉糊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润肠通便、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等功效和作用。1.补中益气炒面粉糊中的小麦经过加工后,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发挥补中益气的作用。2.健脾养胃其中的小麦粉具有一定的健脾养胃作用,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3.润肠通便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4.滋阴养血小麦粉中含有铁元素,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铁质,对于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5.清热解毒适当摄入可缓解体内积热的情况,并且能减轻毒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在食用炒面粉糊时需注意控制量,避免过量导致血糖波动或体重增加。另外,对于胃肠功能弱者而言,不宜空腹食用,以免引起不适。
炒面粉糊糊的功效
炒面粉糊糊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润肠通便、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等功效和作用。1.补中益气炒面粉糊糊具有一定的补中益气作用,能够增强体质,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2.健脾养胃该食物还能够健脾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3.润肠通便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4.滋阴养血适当摄入有助于补充营养,对身体有益。5.清热解毒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积聚的毒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并定期体检以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应注意控制摄入量以防血糖或血压波动过大。
同类祛痰剂
苍附导痰丸
主治:
肥盛女人无子者。
组成:
苍术(制)2两,香附(童便浸)2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滑石(飞)4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
收带六合丸
主治:
赤白带下,肚腹疼痛。
疗效:
和脾胃,燥中宫之湿,提下陷之气,化痰清火。
组成:
白术2两(米泔浸,焙),苍术2两(米泔浸,焙),白茯苓2两(去皮),陈皮2两(盐水洗,去白),当归2两(酒洗),白芍(酒炒)2两,熟地黄1两半(酒洗),半夏(姜制)1两半,椿根白皮1两2钱(洗,炒),牡丹皮1两2钱,黄柏(酒炒)1两2钱,防风9钱,甘草(炙)1两,升麻8钱(一方加香附、枳壳)。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去湿化痰汤
主治:
产门内生虫。
组成:
白术5钱,白芍5钱,当归5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黑山栀3钱,生甘草3钱,陈皮5分。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痰剂
>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