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荚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痰剂
>肥皂荚丸
肥皂荚丸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咳嗽喘急,喉中呀呷作声。
【组成】:
肥皂荚2挺(去黑皮),好酥1两。
【药材配方】:
肥皂荚 酥
【用法】:
每服1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中药材配剂
肥皂荚
类别:
止咳化痰
除顽痰,涤垢腻。治咳嗽痰梗,痢疾,肠风,便毒,头疮,疥癣。①《纲目》:"去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②《中国药植图鉴》:"祛痰。治咳嗽痰塞。"
酥
类别:
补虚药
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用药咨询
中药皂角和皂荚的区别
中药皂角和皂荚的区别,主要包括外观不同、功效不同、应用不同、禁忌不同、毒性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外观不同皂角外皮为不规则多孔状,直径可达4~5毫米。而皂荚表面光滑,呈现为棕色或者黑色。2、功效不同皂角味辛、咸,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而皂荚味咸,性热,归肺、胃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散结的功效。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痰咳喘满、中风口噤、便秘尿闭等病症。3、应用不同皂角一般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癫痫、喉痹等病症。而皂荚一般用于治疗咳嗽、喘息、便秘、蛔虫病等病症。4、禁忌不同皂角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皂荚不建议孕妇以及便溏泄泻者使用,以免加重病情。5、毒性不同皂角是一种有毒中药,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而皂荚的无毒成分较少,其无毒成分主要为甾醇类化合物和甾烷类化合物。患者如需使用中药皂角或者皂荚治疗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
皂荚什么时候采收
皂荚一般在夏季采收,采收时需要将其洗净,然后晒干。皂荚是一种中药材,味辛、咸,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祛风、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蛔虫病、风湿痹痛、蛔虫病等疾病。皂荚可以在任何季节采收,但是在采收时需要将其洗净,然后晒干。因为皂荚中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不洗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的情况,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在使用皂荚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使用皂荚后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皂荚和猪牙皂一样吗
通常情况下,皂荚和猪牙皂是不一样的。皂荚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辛、咸,性温,归肝、胃、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杀虫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而猪牙皂味辛、甘,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蛔虫病、钩虫病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由于皂荚和猪牙皂的功效不同,所以治疗疾病也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皂荚或猪牙皂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以后疾病仍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祛痰剂
苍附导痰丸
主治:
肥盛女人无子者。
组成:
苍术(制)2两,香附(童便浸)2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滑石(飞)4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
收带六合丸
主治:
赤白带下,肚腹疼痛。
疗效:
和脾胃,燥中宫之湿,提下陷之气,化痰清火。
组成:
白术2两(米泔浸,焙),苍术2两(米泔浸,焙),白茯苓2两(去皮),陈皮2两(盐水洗,去白),当归2两(酒洗),白芍(酒炒)2两,熟地黄1两半(酒洗),半夏(姜制)1两半,椿根白皮1两2钱(洗,炒),牡丹皮1两2钱,黄柏(酒炒)1两2钱,防风9钱,甘草(炙)1两,升麻8钱(一方加香附、枳壳)。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去湿化痰汤
主治:
产门内生虫。
组成:
白术5钱,白芍5钱,当归5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黑山栀3钱,生甘草3钱,陈皮5分。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