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气归源饮

类别: 固涩剂
出处: 《古方汇精》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盗汗不止。
【组成】: 黄耆(蜜炙)、黑豆、浮小麦各等分。
【药材配方】: 浮小麦 黄耆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浮小麦
类别: 补虚药
治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①《本草蒙筌》:敛虚汗。②《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③《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黄耆
类别: 补虚药
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⑥王?古:主太阴疟疾。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用药咨询
右归饮与右归丸区别
右归饮与右归丸在药物类型、功效和主治人群上存在区别。1.药物类型右归饮是汤剂,由多种中药组成,煎煮后服用;而右归丸为中成药,经过加工制成丸状,便于携带和服用。2.功效右归饮侧重于温补肾阳、填精益髓,适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症状;而右归丸则更注重固本培元、调和气血,对于改善体质虚弱、畏寒肢冷等症状更为有效。3.主治人群右归饮主要针对肾阳虚导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而右归丸则适合于体质虚弱、气虚血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或久病体虚者。在使用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同时,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左归饮和左归丸的区别?
左归饮和左归丸的区别,主要包括药物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病症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1、药物成分不同左归饮的主要成分包括枸杞、山药、茯苓、山茱萸、菟丝子等中药材,而左归丸主要由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等中药材组成。2、功效不同左归饮具有滋补肾阴的功效,也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不适症状。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也具有养血益精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不适症状。3、治疗病症不同左归饮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左归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除以上比较常见的区别以外,还有其他的区别,比如药物的性质不同等。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不建议吃热性食物。
眼敛肿胀
眼敛肿胀可以考虑眼部冷敷、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眼膏、激光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肿胀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1.眼部冷敷使用干净的冰袋或者凉毛巾轻轻放置于闭合的双眼上5-10分钟。冷敷有助于缓解局部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从而减轻眼睑肿胀。2.抗组胺药口服或外用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对于某些原因导致的眼睑浮肿有效。3.糖皮质激素眼膏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眼膏,如氟米龙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等,在清洁无菌操作下轻柔涂抹于受影响区域。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控制眼部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适用于多种引起眼睑肿胀的炎症性疾病。4.激光治疗通过专业医生操作特定波长的激光设备对准目标区域精准发射,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依医嘱而定。激光可精确摧毁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或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对于因毛细血管扩张所致之眼皮肿胀有帮助。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