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柏霜散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洞天奥旨》卷十。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组成】: 黄柏2钱,没药1钱,轻粉1钱,粉霜1钱,雄黄2钱,冰片3分,丹砂5分,孩儿茶3钱,枯矾1钱,蜗牛10个。
【药材配方】: 冰片 孩儿茶 黄柏 没药 粉霜 蜗牛 轻粉 雄黄
【用法】: 以猪胆调涂,每日数次。搽3日渐愈。
中药材配剂
没药
类别: 活血化瘀
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①《药性论》:"主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②《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宿血,消肿毒。"④《开宝本草》:"主破血止痛。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⑤王好古:"治心胆虚,肝血不足。"⑥《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⑦《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轻粉
类别: 拔毒生肌
杀虫,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①《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②《本草衍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瘈疭多用。"③张元素:"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④《医学入门》:"消水肿,止血痢,吐风涎。"⑤《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⑥《本草正》:"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
冰片
类别: 开窍药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粉霜
类别: 利水渗湿
攻毒,利水,通便。治牙疳,梅毒恶疮,水肿,臌胀,大小便闭。①张元素:"能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②《品汇精要》:"主急风口噤,手足搐搦,涎潮作声,止痢脓血,消瘰疬。"③《纲目》:"下痰涎,消积滞,利水,与轻粉同功。"
孩儿茶
类别: 止血药
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热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儿消化不良,牙疳,口疮,喉痹,湿疮。①《饮膳正要》:"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②《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③《纲目》:"清膈上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④《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⑤《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⑥《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⑦《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黄柏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蜗牛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①《别录》:"主贼风歪僻腕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②《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③《品汇精要》:"祛风热,消疮肿。"④《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聋,治诸种毒痔漏,制蜈蚣蝎虿毒。"⑤《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⑥《玉楸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⑦《医韩纂要》:"治血风疮及杨梅疮。"⑧《黑龙江中药》:"通乳。"
雄黄
类别: 燥湿止痒
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②《别录》:"疗疥虫,匿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④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⑤《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⑥《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痿,疽、痔等毒。"
用药咨询
去壳蜗牛肉怎么炒好吃
去壳蜗牛肉可以通过清炒、水煮、凉拌、红烧、醋炒等方式进行烹饪,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1、清炒蜗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身体健康。在食用蜗牛肉时,可以通过清炒的方式进行烹饪,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成分,并且清炒蜗牛肉的口感比较清淡,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2、水煮蜗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并且水煮蜗牛肉比较清淡,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比较小,所以可以通过水煮的方式进行烹饪。3、凉拌凉拌蜗牛肉可以达到给食用者补充营养和能量的目的,并且凉拌蜗牛肉的口感比较好,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所以可以通过凉拌的方式进行烹饪。4、红烧蜗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并且红烧蜗牛肉比较油腻,所以可以通过红烧的方式进行烹饪,红烧蜗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并且红烧的口感比较好,适合大部分人群食用。5、醋炒醋炒蜗牛肉是由于蜗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在食用时需要添加食用醋,可以使蜗牛肉变得更加鲜嫩,并且醋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用者消化。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者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蜗牛哪个部位不能吃
蜗牛一般指的是蜗牛肉,通常情况下,蜗牛肉没有不能吃的部位,但是患者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蜗牛肉属于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患者在平时适当吃一些蜗牛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此外,中医认为蜗牛肉还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所以对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人群而言,可以适当食用蜗牛肉进行调理。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蜗牛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在食用蜗牛肉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蜗牛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同时,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也不建议食用蜗牛肉,以免加重病情。
蜗牛蒸多久多长时间熟
蜗牛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一般需要蒸30分钟左右。蜗牛属于一种中药材,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除烦、安神定惊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惊痫抽搐、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癫痫等病症引起的不适症状。一般需要将蜗牛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可以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从而发挥药效。如果蒸的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蜗牛的药效没有完全析出,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如果蒸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蜗牛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不利于患者补充营养。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蜗牛,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此外,蜗牛性寒,脾胃虚寒者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止用药并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