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庭奇方

类别: 和解剂
出处: 《惠直堂方》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瘟疫。
【组成】: 苍术、良姜、枯矾各等分。
【药材配方】: 苍术
【用法】: 每用1钱,以葱白1个捣匀,涂手心,男左女右,掩脐上,药勿着肉。又以一手兜往外肾前阴,女子亦如之,煎绿豆汤1碗饮之,点香半炷,可得汗。如无汗,再饮绿豆汤催之,汗出而愈。
用药咨询
内庭穴治疗三叉神经痛原理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颅内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末梢引起的,患者会出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的症状。内庭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疼痛症状。1、促进血液循环: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在医生指导下针灸或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2、调节神经系统:内庭穴在足背部位,属于足少阳胆经穴位,在针灸或按摩后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于三叉神经痛引起的肌肉痉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缓解肌肉紧张:如果存在三叉神经痛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出现紧张、痉挛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针灸或按摩内庭穴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改善上述不适现象;4、其他: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因为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在针灸或按摩后可以起到调理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可以使用内庭穴治疗三叉神经痛。如果存在皮肤破损的情况,则不建议使用针灸或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
内庭可以治三叉神经痛嘛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可以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但穴位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以自行盲目操作。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与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有关,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可突然停止,疼痛多为单侧面部出现,也可双侧同时发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如针刺地仓、颊车、下关、风池等穴位。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足背第二、第三跖骨结合部前缘赤白肉际处,具有清热利窍、和胃通便的功效,对于胃火炽盛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果三叉神经痛是由胃火旺盛引起,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针刺或艾灸该穴位来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中医科就诊,并遵医嘱进行望诊、闻诊、问诊等检查明确诊断。此外,还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
内庭的按摩方法
内庭一般是指内庭穴,内庭穴的按摩方法,可以通过按摩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缓解。1、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脐水平左右各2寸,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紊乱、清热利湿等作用,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失眠、头痛、眩晕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2、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廓联合部位,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胃脘痛、呕吐、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失眠、头痛、眩晕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按摩极泉、章门、鸩尾等穴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和解剂
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主治: 温疟。
组成: 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蒸半炷香,取出晒干)6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干木臼杵捣)6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去土,捶去心,用甘草汤浸1宿,焙干)1两,桃仁(汤润,去皮,用白术、乌豆同东流水煮至中心黄金色为度,取出捣)81枚,玄参(入甑内用蒲草重重
养胃增液汤
主治: 小儿厌食。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脉细。
疗效: 养胃育阴。
组成: 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
正气饮
主治: 妊娠疟。
组成: 荆芥(炒)8分,川芎8分,当归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赤芍1钱5分,苍术(炒)2钱,白术2钱,橘红1钱,赤首乌3钱,枳壳6分(炒),藿香叶5分,桂枝木4分(尖)。
太和汤
主治: 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 前胡(去芦头)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鳖甲(醋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白芷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京三棱(煨,锉)1两,藿香(去梗)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桑白皮(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牡丹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