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黄连汤

类别: 固涩剂
出处: 《奇效良方》卷十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组成】: 木香4钱半,黄连4钱半,川木通4钱半,川黄柏4钱半,枳壳4钱半(麸炒),陈皮4钱半,大黄3钱。
【药材配方】: 大黄 川木通 木通 木香 枳壳 黄柏 陈皮 黄连
【用法】: 上(口父)咀,分作两贴。用水两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中药材配剂
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川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清热利水,活血通乳。治湿热癃闭,水肿,琳病,妇女乳难,月经闭止。①《植物名实图考》:"小木通利小便。"②《四川中药志》:"利水,清热,通血脉。治肾脏病水肿,急性肾炎小便不利,湿热癃闭,淋病,妇女径闭及乳闭。"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黄柏
类别: 清热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连
类别: 清热药
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⑥《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⑦《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⑧《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⑨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⑩《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⑾《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⑿《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⒀《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药咨询
喝黄连汤需要忌口吗
通常情况下,喝黄连汤需要忌口,一般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忌口,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服用药物期间,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黄连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连、黄芩、干姜、甘草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痢疾、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等病症。在喝黄连汤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大蒜、芥末等,以免刺激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冷饮、冰块等,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药物的吸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喝内疏黄连汤会上火吗
内疏黄连汤一般是指内疏黄连汤制剂,喝内疏黄连汤制剂可能会引起上火。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内疏黄连汤制剂属于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连、黄柏、栀子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邪火内郁所引起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状。内疏黄连汤制剂属于一种偏寒性的中药材,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寒气聚积,从而引起上火症状,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小便短赤等。如果患者出现上火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到正规医院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服用内疏黄连汤制剂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内疏黄连汤制剂后出现上火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的中医科就诊,进行望、闻、问、切等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具有解表清里、清热解毒、升阳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主要成分包括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其中葛根为方中君药,黄芩、黄连、炙甘草补益清热,黄芩、黄连、炙甘草泻火解毒,配以其他止泻药以增强疗效,诸药合用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葛根为方中君药,黄芩、黄连、炙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清肺热、止咳的功效,配以其他止泻药以增强疗效,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升阳止泻的功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该方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脾胃虚寒、低血压等人群慎用,对于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止服用。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