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丸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疗效】: 补心气,强力益志。
【组成】: 大豆黄卷1升(微炒),熏陆香(研)1两,白龙骨(研)1两,黄蜡(酒煮过)1两,蜜2升,真酥半升,白茯苓(去黑皮)1斤。
【药材配方】: 大豆黄卷 茯苓 豆黄 酥 龙骨
【用法】: 每日服1丸,空心酒嚼下,食后再服。
中药材配剂
大豆黄卷
类别: 清热药
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①《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②《别录》:"五藏(-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皯,润泽皮毛。"③《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④《纲目》:"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⑤《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豆黄
类别: 祛风湿
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②《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龙骨
类别: 安神药
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①《本经》: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②《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③《药性论》: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泄精,梦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⑤《珍珠囊》:固大肠脱。⑥《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类别: 补虚药
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用药咨询
『大豆与根瘤菌是什么关系?』
『大豆与根瘤菌是什么关系?』大豆属于豆科植物,而根瘤菌则寄生在大豆的根部。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根瘤菌是一种细菌,在大豆根部生长并固定氮气以形成根瘤。这个过程需要大豆提供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因此,根瘤菌为大豆提供了额外的氮肥,并帮助提高了大豆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大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被根瘤菌利用进行繁殖和生长。同时,根瘤菌也为大豆提供了氧气和其他必要的化学物质,使它们能够正常生长和发展。总的来说,大豆和根瘤菌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受益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大豆根瘤菌?』
『大豆根瘤菌?』大豆根瘤菌一般是指根瘤固氮菌。根瘤固氮菌是一种共生细菌,在豆科植物的根部生长并形成根瘤,通过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氨来固定氮素,并将其提供给植物。根瘤固氮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因为它们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根瘤固氮菌还可以帮助减少化肥和其他人工合成肥料对环境的影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根瘤固氮菌并不是一种有害生物体。虽然它们与人类和动物没有直接危害,但它们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农业实践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根瘤固氮菌的数量和分布,以确保其对作物有益而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总之,根瘤固氮菌是与大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一种共生细菌,它有助于固定氮元素并促进农作物生长。尽管它们不是有害生物体,但在实践中仍需注意数量和分布以保证最佳效果。
【大豆与根瘤菌是什么关系?】
【大豆与根瘤菌是什么关系?】大豆是豆科植物,而根瘤菌是一种细菌。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共生、寄生或竞争。1.共生:大豆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利的共生关系。根瘤菌在大豆根部生长并固定氮气,使大豆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大豆也为根瘤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大豆的生产力,并且对双方都有益处。2.寄生: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大豆和根瘤菌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但也有少数情况可能导致根瘤菌寄生于大豆体内。在这种情况下,根瘤菌会吸取大豆的营养物质,从而对其造成伤害。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3.竞争:如果根瘤菌数量过多或者条件不适宜,它们可能会与其他微生物发生竞争,进而影响到大豆的健康状况。因此,大豆需要保持适当的根瘤菌数量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发展。总之,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共生关系,但也可能存在寄生或竞争的情况。这些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大豆处于最佳状态。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