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杏仁煎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肺脏气积,喉中呷嗽不止,皆因肺脏虚损,致劳气相侵,或胃中冷膈上热者。
【组成】: 紫菀(去苗土)1两半,杏仁半升(去皮尖双仁,别细研),生姜汁3合,地黄汁5合,酥2两,蜜1升,大枣肉半升,贝母(去心)3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味子(炒)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桔梗(锉,炒)1两,地骨皮1两。
【药材配方】: 五味子 人参 地骨皮 大枣 杏仁 桔梗 甘草 生姜 紫菀 茯苓 酥
【用法】: 上为末,调和诸自然汁,并酥、蜜、杏仁等,同于铜银器中以文武火煎,频搅令匀,煎百十沸,成煎后再于甑上煎3遍。每服1匙,食后服,头便仰卧少时,渐渐咽药,1日2次。
中药材配剂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大枣
类别: 补虚药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⑦《珍珠囊》:温胃。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地骨皮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⑤《本草别说》:"治金疮。"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生姜
类别: 解表药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类别: 补虚药
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五味子
类别: 收涩药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紫菀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咨询
【杏仁的性方法?】
【杏仁的性方法?】在中医中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味甘,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的功效;而苦杏仁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能。1.润肺止咳:由于甜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故可以用于治疗因肺燥所致咳嗽、痰稠难出或干咳少痰等症状,常与南沙参、浙贝母等药物配伍应用。另外对于阴虚肺燥型肺癌出现的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症状也有一定疗效,可与沙参麦冬汤加减配伍使用。若患者存在久嗽不止的情况,则建议将甜杏仁打碎后水煎服,以缓解症状。2.滑肠通便:苦杏仁有滑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肠燥津枯便秘,可单用熬膏服,或与柏子仁、火麻仁合用。此外,对于老年人及体弱者,也可单独用水泡服代茶饮,以起到通利二便、消除胀满积滞作用。3.降气平喘:苦杏仁还能够降气平喘,因此也可以用于治疗因外感风邪所导致的咳嗽、气逆喘息等症状,例如定喘汤中的主要成分就有苦杏仁,可与炙甘草同用,以加强其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力。4.其他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该物质为油溶性物质,可在体内被乳化成微小颗粒,从而有利于肠道对脂质类物质的吸收利用,因此适量食用杏仁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虽然杏仁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服用,尤其是孕妇要禁止使用,因为杏仁具有一定活血的作用,如果孕妇过量地摄入可能会引起流产的发生。若患者需要使用杏仁进行治疗疾病,建议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配合医生完善脉诊等检查后明确自身情况,并遵医嘱用药。
杏仁能增强性功能吗
杏仁一般不能增强性功能。如果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杏仁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苦、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症状。而性功能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殖能力,包括生育能力和正常的性行为能力等。杏仁并没有直接提高性功能的作用,因此通常无法达到增强性功能的效果。若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的情况,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他达拉非片等。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另外,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尖锐湿疣可以吃杏仁吗?】
【尖锐湿疣可以吃杏仁吗?】尖锐湿疣患者一般可以吃杏仁,但要注意适量。一、可以吃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通过不洁性行为传染,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而感染。如果患有尖锐湿疣,可能会出现丘疹、角化型斑块等症状。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不会加重病情。二、不可以吃虽然杏仁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过量食用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患者避免过量食用杏仁。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