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葛粉丸

类别: 和解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癥瘕腹胀满,硬如石,腹上青脉浮起。
【组成】: 紫葛粉2两,赤芍药1两半,桔梗(锉,炒)1两半,紫菀(去土)半两,木香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大黄(锉)2两,牵牛子1两(捣取粉)半两。
【药材配方】: 大黄 木香 桔梗 牵牛子 紫菀 芍药 葛粉 郁李仁
【用法】: 每服20丸,用木通、大枣浓煎汤送下。
中药材配剂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牵牛子
类别: 泻下药
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①《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②《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③《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④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⑤《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⑥《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⑦《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葛粉
类别: 清热药
生滓止渴,清热除烦。治烦热,口渴,热疮,喉痹。①《本草拾遗》:"裛小儿热疮。"②《开宝本草》:"去烦热,利大小便,止渴。"③《医林纂要》:"除烦,解热,醒酒,治喉痹,齿痛。"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郁李仁
类别: 泻下药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①《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②《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③《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④《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⑤《珍珠囊》:"破血润燥。"⑥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⑦《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紫菀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咨询
【葛粉治疗尖锐湿疣?】
【葛粉治疗尖锐湿疣?】葛粉不能治疗尖锐湿疣,如果出现尖锐湿疣,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一般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鬼臼毒素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局部涂抹患处,可以起到去除疣体的作用。另外,还可遵医嘱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胸腺肽肠溶片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辅助治疗。2.物理治疗:对于体积较小的尖锐湿疣,还可以通过激光、冷冻、微波等方式将疣体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经过暴晒处理。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男性葛粉吃多了是不是降低性功能?]
[男性葛粉吃多了是不是降低性功能?]男性葛粉吃多了通常不会降低性功能,但不建议过量食用。葛粉是用葛根磨成的粉末,具有解热除烦、生津止渴、通利小便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烦热口渴、排尿困难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葛粉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肾阳虚的情况,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男性适量食用葛粉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导致性功能下降。因此,男性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食用葛粉,则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或病情加重,请及时就医治疗。
三叉神经痛能吃葛粉吗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一般可以吃葛粉,但应注意适量。葛粉是一种中药,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通经活络等功效,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葛粉是用野葛根磨成的淀粉,属于一种中药材,其味甘、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通经活络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等症状。如果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葛粉进行治疗,从而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葛粉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果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存在便秘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葛粉进行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葛粉,对葛粉过敏者禁用。另外,由于葛粉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病情。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和解剂
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主治: 温疟。
组成: 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蒸半炷香,取出晒干)6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干木臼杵捣)6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去土,捶去心,用甘草汤浸1宿,焙干)1两,桃仁(汤润,去皮,用白术、乌豆同东流水煮至中心黄金色为度,取出捣)81枚,玄参(入甑内用蒲草重重
养胃增液汤
主治: 小儿厌食。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脉细。
疗效: 养胃育阴。
组成: 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
正气饮
主治: 妊娠疟。
组成: 荆芥(炒)8分,川芎8分,当归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赤芍1钱5分,苍术(炒)2钱,白术2钱,橘红1钱,赤首乌3钱,枳壳6分(炒),藿香叶5分,桂枝木4分(尖)。
太和汤
主治: 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 前胡(去芦头)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鳖甲(醋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白芷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京三棱(煨,锉)1两,藿香(去梗)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桑白皮(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牡丹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