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胰子汤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金鉴》卷七十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杨梅结毒,气衰者,遍身破烂臭秽而兼筋骨疼痛。
【组成】: 猪胰子1两(切碎),黄耆(盐水炒)3钱,金银花3钱,当归1钱5分(酒炒),白芍1钱5分(酒炒),天花粉1钱,贝母(去心,研)1钱,穿山甲(炙,研)1钱,白鲜皮1钱,青风藤1钱,白芷1钱,木瓜1钱,皂刺1钱,甘草节1钱,黄栝楼1个(连仁研烂),防已7分,鳖虱胡麻2钱(炒,研),白色土茯苓4两(河水4大碗,煎汤3碗,去滓)。
【药材配方】: 土茯苓 天花粉 栝楼 猪胰 甘草节 白芍 白芷 穿山甲 茯苓 金银花 青风藤 风藤 黄耆
【用法】: 将群药入土茯苓汤内,煎1大碗,通口服。胃弱者,每次取半碗。日3次。
中药材配剂
青风藤
类别: 祛风湿
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①《本草图经》:"治风。"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④《中国药植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驱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白芷
类别: 解表药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穿山甲
类别: 活血化瘀
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①《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瘘。②陶弘景:疗疮癞。③《药性论》: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⑤《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⑥《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⑦《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风藤
类别: 祛风湿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风湿。"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节
类别: 清热药
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①《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②《本草原始》:"消痈疽焮肿。"
黄耆
类别: 补虚药
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⑥王?古:主太阴疟疾。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金银花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栝楼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①《别录》:"主胸痹。"②《本草图经》:"主消渴。"③成无已:"通胸中郁热。"④《伤寒类要》:"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⑤《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⑥《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⑦《江苏植药志》:"治水肿。"⑧《山西中药志》:"瓜瓤洗手,治冻裂。"
天花粉
类别: 清热药
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①《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②《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④《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⑤《本草蒙筌》:"治偏疝。"⑥《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⑦《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⑧《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土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猪胰
类别: 补虚药
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①《药对》:通乳汁。②《本草拾遗》:主肺痿咳嗽,和枣肉浸酒服之,亦能主痃癖羸瘦。③《本草图经》:主肺气干胀喘急,润五脏,去皴、疱、酐蹭,并肪膏。并杀斑猫、地胆、亭长等毒。④《本经逢原》:同胡黄连等药,治霉疮。⑤《随息居饮食谱》:润燥,涤垢化痰,运食清胎,泽颜止嗽。
用药咨询
猪胰吃了对人有好处吗
猪胰吃了对人有一定的好处,猪胰通常是指猪的胰腺,猪胰腺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不建议过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猪胰腺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猪胰腺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眼睛内感光色素的形成,改善视力,还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皮肤的健康。猪胰腺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因此,适量食用猪胰腺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猪胰腺中含有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容易引起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此外,猪胰腺中含有的嘌呤含量也比较高,痛风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建议患者适量食用猪胰腺。
猪胰腺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猪胰腺的功效与作用是为身体提供能量,食用方法一般是清炒、炖汤等。猪胰腺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猪胰腺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适量食用可以促进体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健脾养胃的功效。但是猪胰腺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胆固醇水平上升,不利于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对猪胰腺过敏的人群要避免食用,以免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要注意猪胰腺的存放环境,建议放置在低温通风处,避免长时间存放。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中药猪胰的功效与作用
猪胰一般是指猪胰腺,中药猪胰腺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功效,有治疗虚劳咳嗽、便秘、小便不利等病症的作用。猪胰腺是猪的胰腺,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虚、润燥、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便秘、小便不利等病症。另外,猪胰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免疫力。但猪胰腺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因此,建议患者适量食用。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猪胰腺,以免食用过多,对胃肠造成负担,引起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