嚏惊丸

类别: 治风剂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定,头项反折,神志昏塞。
【组成】: 螳螂1枚(大者,去足翅,入朱砂1钱半同研),蜣螂3枚(去头足翅,入雄黄1钱半同研),蜈蚣1条(大者,入朱砂1钱半同研),石龙子1枚(入朱砂1钱半同研;如无,以活蝎代;更无,以蝎梢49枚,不去毒。以上4味逐旋收,用油纸裹,窨干,入后药),真珠末半钱,麝香1钱(别研),龙脑1钱(别研),白花蛇头(酒浸,焙干,取末)半钱,瓜蒂7枚(取末),细辛末半钱,蟾酥1分。
【药材配方】: 朱砂 瓜蒂 白花蛇头 石龙子 细辛 蜈蚣 蜣螂 螳螂 蟾酥 酥 雄黄 麝香
【用法】: 每用1丸,以奶汁磨化,滴鼻中,得嚏立愈;次用薄荷汤化下5-7丸,不拘时候。
中药材配剂
蜣螂
类别: 安神药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治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②《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③《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④《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⑤《日华子本草》:能堕胎,治疰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⑥《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⑦《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白花蛇头
类别: 平肝息风
《纲目》:"治瘢风毒癞。"
蟾酥
类别: 开窍药
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蚛牙,和牛酥摩;治腰肾冷,并助阳气,以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③《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紝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④《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⑤《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⑥《本草正》:"治风、虫牙痛,以纸拈蘸少许点齿缝中。"
瓜蒂
类别: 止咳化痰
吐风痰宿食,泻水湿停饮。治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梗,风痰癫痫,湿热黄疸,四肢浮肿,鼻塞,喉痹。①《本经》:"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②《别录》:"去鼻中息肉,疗黄疸。"③《日华子本草》:"治脑塞热齆,眼昏,吐痰。"④《纲目》:"吐风热痰涎。治风眩、头痛、癫痫,喉痹,头面有湿气。"⑤《本草再新》:"泻心火,健脾土,利湿消水,止头痛衄血。"
麝香
类别: 开窍药
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癥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辟恶气,温疟,痫痓,去三虫。" ②《别录》:"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难产,堕胎,去面鼠,目中肤翳。" ③陶弘景:"疗蛇毒。" ④《药性论》:"除心痛,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 ⑤《日华子本草》:"杀脏腑虫,制蛇、蚕咬,沙虱、溪、瘴毒,吐风痰。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 ⑥《仁斋直指方》:"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 ⑦王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⑧《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癥瘕。" ⑨《本草正》:"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酐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⑩《本草备要》:"治耳聋,目翳,阴冷。"
石龙子
类别: 泻下药
破结,行水。治小便不利,石淋,恶疮瘰疬,臁疮。①《本经》:"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②《纲目》:"消水饮阴癀,滑窍破血。"③《本草求原》:"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④《四川中药志》:"治九子烂疡,乳癌,肺痈,风湿,皮肤发痒及疮毒。"
类别: 补虚药
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螳螂
类别: 平肝息风
治惊痫,咽喉肿痛,痔疮。①《纲目》:"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又出箭镞,生者能蚀疣目。"②《医林纂要》:"补心、缓肝,去风热,定惊痫。入心而能泄热气,散瘀血。"
蜈蚣
类别: 平肝息风
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疮。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⑥《本草述》:治疠风。⑦《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细辛
类别: 解表药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1)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①《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②《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④《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庠,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⑥《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⑦《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⑧《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起目中倒睫。⑨《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⑩《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雄黄
类别: 燥湿止痒
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②《别录》:"疗疥虫,匿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④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⑤《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⑥《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痿,疽、痔等毒。"
朱砂
类别: 安神药
安神,定惊,明日,解毒。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①《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②《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③《药性论》:镇心,主抽风。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痂息肉,服并涂用。⑤《珍珠囊》:心热非此不能除。⑥李杲: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⑦《医学入门》:痘疮将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热烦跺。润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恶瘟疫,破癥瘕,下死胎。⑧《纲目》: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⑨《本草从新》:定颠狂,止牙疼。
用药咨询
惊风丸
惊风丸是一种中成药,由天麻、白芍、防风、黄连、当归、地黄、白术、茯苓、琥珀、朱砂等组成,具有镇惊安神、化痰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风、痰涎壅盛、烦躁不安、牙关紧闭、舌红苔黄等病症。1、天麻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等病症。2、白芍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头痛眩晕等病症。3、防风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风疹瘙痒、破伤风、头痛眩晕等病症。4、黄连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目赤肿痛、消渴等病症。5、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病症。6、白术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7、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病症。8、琥珀琥珀具有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水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多梦、健忘、体倦神疲、小便不利等病症。9、朱砂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等病症。患者需注意,如果患者需要服用上述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
小儿惊安丸
小儿惊安丸可以缓解夜啼症状。小儿惊安丸中含有的黄连、龙胆等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减轻由内热所致的小儿夜啼;当归则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对于因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小儿夜啼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该药中的茯苓能够健脾益气,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的夜间不适感。这些成分共同作用可达到平抑肝阳、镇静安神的目的,从而有效缓解小儿夜啼的情况。如果患儿存在明显的发热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则需慎用小儿惊安丸。因为此时可能属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若盲目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在使用小儿惊安丸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并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干扰,有助于促进孩子夜间休息。
鼽嚏病是什么病
鼽嚏病一般是指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痒、喷嚏、流涕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过敏性鼻炎通常是由于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间歇性的打喷嚏,并伴有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会出现眼睛瘙痒、结膜充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