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汤

类别: 治风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心腹疼痛,气逆,手足冷。
【组成】: 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肉豆蔻(去壳,面裹煨)半两,木香半两,高良姜(炒)半两,干木瓜半两。
【药材配方】: 干姜 甘草 草豆蔻 肉豆蔻 木香 高良姜
中药材配剂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肉豆蔻
类别: 收涩药
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①《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②《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③《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④《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⑤《纲目》:"暖脾胃,固大肠。"⑥《本草经读》:"治精冷。"⑦《本草求原》;"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
草豆蔻
类别: 芳香化湿
温中,祛寒,行气,燥湿。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1)健脾燥湿:用于脾胃虚弱或寒湿郁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木瓜。(2)温中止呕:用于寒湿郁滞中焦引起的胃痛呕吐,常配高良姜。①《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②《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③《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④《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⑤《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逮,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干姜
类别: 补虚药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高良姜
类别: 温里药
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脯反胃,食滞,瘴疟,冷癖。①《别录》:"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②《药性论》:"治腰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③《本草拾遗》:"下气,益声。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④《日华子本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消宿食。"⑤《本草图经》:"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⑥《珍珠囊》:"温通脾胃。"⑦《滇南本草》:"治胃气疼,肚腹疼痛。"⑧《纲目》:"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癣,除瘴疟。"⑨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⑩《本草求原》:"治脚气欲吐,目卒赤,头痛,风冷痹痛。"⑾《广东中药》:"治寒疝湿痹。"
用药咨询
【尖锐湿疣能不能吃干姜?】
【尖锐湿疣能不能吃干姜?】尖锐湿疣患者一般能适量吃干姜,但不建议过量食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而感染。临床上多表现为初起为小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易发生糜烂渗液,常形成空洞、溃疡、假性愈合等。干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同时,干姜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等,适当进食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尖锐湿疣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干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干姜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此外,对于阴虚内热的人群也不宜食用干姜,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尖锐湿疣能不能吃干姜?】
【尖锐湿疣能不能吃干姜?】尖锐湿疣的患者一般可以吃干姜,但是不建议吃过多的干姜,以免刺激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会通过间接接触和母婴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干姜是一种中药材,味辛、性热,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回阳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病症。尖锐湿疣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干姜,或外用生姜涂抹在局部皮肤,可以起到散寒、止呕的作用,通常不会影响疾病的治疗,也不会加重尖锐湿疣的病情。但是,由于干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引起上火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所以不建议过多食用。尖锐湿疣的患者可以去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也可以使用鬼臼毒素酊、氟尿嘧啶软膏等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方式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要避免进行性生活,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干姜可以用生姜晒干吗
干姜一般可以用生姜晒干。干姜是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其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寒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病症。干姜一般可以用来晒干,但是在晒干之后需要放置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否则会影响晒干的效果。另外,在使用干姜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选择药物,否则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同时患者也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应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