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散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普济方》卷三四六引《博济》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产后下奶。主
【组成】: 漏芦、地锦、蔓荆子各等分。
【药材配方】: 漏芦 地锦 蔓荆子
中药材配剂
漏芦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③陶弘景:"疗诸瘘疥。"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蔓荆子
类别: 解表药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⑦王好古:搜肝风。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地锦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祛风,止痛。治产后血瘀,腹中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①《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②《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凡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用药咨询
漏芦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漏芦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的功效,对于治疗乳痈肿痛、痈疽疮毒、瘰疬等病症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者等人群一般禁用。1、功效与作用漏芦根是一种中药材,为五加科植物小根蒜或小根蒜母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的功效,对于治疗乳痈肿痛、痈疽疮毒、瘰疬等病症具有一定作用。漏芦根还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对于治疗淋证也有一定的效果。2、禁忌对于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者等人群一般禁用漏芦根,因为此药物性寒,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孕妇也要禁用此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漏芦治疗什么病
漏芦可以用于治疗乳痈、疮疡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腹痛等病症。1、乳痈漏芦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乳痈,可能会出现乳房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2、疮疡肿毒如果患者存在疮疡肿毒,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3、瘰疬瘰疬是指发生在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由于正气不足、邪毒侵袭等原因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肿块、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该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4、风湿痹痛漏芦还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风湿痹痛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5、腹痛如果存在脾胃虚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需要注意漏芦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中药漏芦有毒吗
中药漏芦一般有毒,患者在用药时需要在专业医生辨证论治后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中药漏芦是一种中药材,为五加科植物小根蒜或小根蒜母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下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瘰疬、乳汁不下、瘰疬结核、热毒血痢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此药物来进行治疗。漏芦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可能会导致出现中毒的情况,比如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所以中药漏芦一般有毒。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胡椒等,同时还应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影响身体恢复。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了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去医院就诊。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