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黄芩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阿胶黄芩汤
类别:
祛暑剂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秋燥伤寒,暑从火化,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泻泄,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疗效】:
清润肺燥以坚肠。
【组成】:
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
【药材配方】:
甜杏仁 桑 甘草 甘蔗 白芍 阿胶
【用法】:
先用生糯米1两,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中药材配剂
桑
类别:
其它
阿胶
类别:
补虚药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甘蔗
类别:
清热药
消热,生津,下气,润燥。治热病津伤,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并解酒毒。①《别录》:"主下气和中,助脾胃,利大肠。"②《食疗本草》:"主补气,兼下气。"③《日华子本草》:"利大小肠,下气痢,补脾,消痰止渴,除心烦热。"④《日用本草》:"止虚热烦渴,解酒毒。"⑤《滇南本草》:"治百毒诸疮,痈疽发背,捣烂敷之;汁:治心神恍惚,神魂不定,中风失音,冲开水下。又熬饧食,和胃更佳。"⑥《滇南本草图说》:"同姜汁服,可解河豚毒。"⑦《本草再新》:"和中清火,平肝健脾,生津止渴,治吐泻、疟、痢,解疮火诸毒。"⑧《随息居饮食谱》:"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
甜杏仁
类别:
泻下药
润肺,平喘。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①《现代实用中药》:"有滋润性,内服具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外用常用于表皮剥脱时作敷料,呈保护作用。"②《四川中药志》:"能润肺宽胃,祛痰止咳。治虚劳咳嗽气喘,心腹逆闷,尤以治干性、虚性之咳嗽最宜。"
用药咨询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汤有一下几个功效与作用:1、黄苓能够有效地缓解紧张不安、神经衰弱、抑郁、危机感等情绪。2、黄苓汤有抗炎,降压、利尿、解热作用、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3、黄苓茶含有丰富的活性矿物质,能够刺激、强健神经。4、临床主要用于传染性肝炎、清热解毒、胸闷呕恶、肿瘤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汤具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清热解毒黄芩汤主要是由黄芩、栀子、连翘、甘草等中药组成,其中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湿热泻痢等症状。2、清热燥湿黄芩汤中的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湿热带下、湿热饱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3、止血黄芩汤中的黄芩具有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烦热
三物黄芩汤一般可以治疗手足烦热。血虚所引起的手足心热,可以口服中成药当归补血丸或者归脾丸。肾阴不足或者肝肾阴虚所引起的手足心热,伴有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或者六味地黄丸。脾胃虚弱引起的手脚心热,建议患者应用消食导滞等中药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大山楂丸、健脾丸、三物黄芩汤等。
同类祛暑剂
柴胡石膏汤
主治:
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
组成:
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
消暑十全散
主治:
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组成:
香薷2钱,扁豆(炒,捶)1钱,厚朴(姜制)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瓜1钱,藿香1钱,苏叶1钱。
麻丸子
主治:
踒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肢节挛缩,造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废乏,动作无力。
疗效:
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
组成:
川当归(去苗,洗净)半两,桔梗(名布萝卜)半两,牛膝半两(不用酒浸),骨碎补2两(去毛),川乌(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川芎1斤,百草霜1斤,草乌(用山矾灰汁浸)1斤,木鳖子(去油壳)半斤,赤芍药半斤,乌豆1斗(浸酒煮,焙干),金毛狗脊(去尾)。
解毒泻心汤
主治:
心经火旺,酷暑时临致生天泡。发及遍身者。
组成:
黄连1钱,防风1钱,荆芥1钱,山栀1钱,黄芩1钱,牛蒡子1钱,滑石1钱,元参1钱,知母1钱,石膏1钱,甘草5分,木通5分。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暑剂
>阿胶黄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