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摩顶膏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青莲摩顶膏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头风目眩,风毒冲脑户留热,及脑中诸疾,或脑脂流入目中,致令昏暗,往往头痛旋闷,脑痛兼眼诸疾,及发生白屑,目中风泪。
【疗效】:
生发,明目,去诸疾。
【组成】:
生油1升,真酥3两,莲子草汁1升,吴蓝1两,大青1两,葳蕤1两,槐子仁1两(微炒),山栀子仁1两,淡竹叶1握(以上6味细锉,绵裹),长理石1两,盐花2两,曾青1两,川朴消2两。
【药材配方】:
曾青 朴消 栀子 槐 淡竹叶 理石 竹叶 莲子 酥
【用法】:
每用涂顶及无发处,匀涂,以铁匙摩之,令膏入脑即止,亦不得频,每2-3夜1度摩之,摩膏后,头稍垢腻,任依寻常洗之,用桑柴炭洗头,更益眼矣。
中药材配剂
朴消
类别:
泻下药
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癥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淡竹叶
类别:
清热药
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③《握灵本草》:"去胃热。"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槐
类别:
产品_中草药
理石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除烦,止渴。①《本经》:"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②《别录》:"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③《唐本草》:"酒溃服之,疗癖,令人肥悦。"
莲子
类别:
收涩药
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①《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②盂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③《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④《食医心镜》:"止渴,去热。"⑤《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⑥《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热。"⑧《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⑨《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⑩《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酥
类别:
补虚药
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吐血,消渴,便秘,肌肤枯槁,口疮。①《别录》:"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②《千金·食治》:"沙牛及白羊酥,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牦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③《本草拾遗》:"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④《日华子本草》:"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⑤《纲目》:"挲牛、白羊酥,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止急痛,治诸疮,温酒化服。"⑥《随息居饮食谱》:"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
曾青
类别:
平肝息风
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①《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②《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③《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栀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竹叶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药咨询
青莲竹芋有毒吗
青莲竹芋一般没有毒,但是患者在吃的时候要注意适量,不可以暴饮暴食。青莲竹芋是一种中药材,为禾本科植物青莲子的茎、叶柄及果实,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经。青莲竹芋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干、烦渴、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吃一些青莲竹芋来治疗,通常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的情况。但是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用药,私自增加药量或者延长用药时间,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的情况,如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如果患者出现了中毒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催吐、洗胃等方式来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镁、乳果糖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葛根青莲汤作用是什么
葛根青莲汤具有解肌透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等作用。葛根青莲汤由葛根、青莲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温病初起、热毒上扰证等病症。1、解肌透热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等症状。而青莲味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心烦、口渴、泻痢、热淋涩痛等症状。葛根、青莲两种中药材一般可以用于煎汤内服,所以葛根青莲汤具有解肌透热的作用。2、生津止渴葛根青莲汤中的葛根味甘,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脾虚泄泻、胃虚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而青莲味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热毒疮痈、喉痹、丹毒、热淋涩痛等症状。葛根、青莲两种中药材一般可以用于煎汤内服,所以葛根青莲汤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3、升阳止泻葛根青莲汤中的葛根味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升阳止泻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胃虚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葛根、青莲两种中药材一般可以用于煎汤内服,所以葛根青莲汤具有升阳止泻的作用。4、通经活络葛根青莲汤中的葛根味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等症状。葛根、青莲两种中药材一般可以用于煎汤内服,所以葛根青莲汤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5、清热解毒葛根青莲汤中的葛根味甘,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脾虚泄泻、胃虚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葛根、青莲两种中药材一般可以用于煎汤内服,所以葛根青莲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烧伤膏烧伤膏
烧伤膏可以采用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紫草油、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1.湿润烧伤膏湿润烧伤膏是一种外用药物,患者可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洗净干燥后的患处。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对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磺胺嘧啶银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通过局部涂抹的方式给药,一般每日2次薄层均匀涂敷于烧伤创面。此药能抑制细菌合成,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较强抑菌活性,因此能够缓解由烧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3.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黄柏去癣搽剂需摇匀后直接喷涂于患处,具体用药量应遵医嘱而定。此药为皮肤外用药,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适用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4.复方紫草油复方紫草油需要摇匀后直接喷洒于伤口处,通常一日3-4次。此药属于皮肤科用药,具有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烧伤导致的皮肤损伤。5.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通过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具体剂量和频次需医生评估后确定。该产品能够刺激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对于浅度烧伤而言,其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并减少色素沉着发生率。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采取保护措施,例如穿戴手套或护目镜,以减少受伤风险。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補益剂
>青莲摩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