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胆汤

类别: 解表剂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疗效】: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一钱半(4.5g) 赤茯苓三钱(9g) 青子芩一钱半至三钱(4.5g) 生枳壳一钱半(4.5g) 陈广皮一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药材配方】: 仙半夏 半夏 枳壳 滑石 甘草 竹茹 赤茯苓 青蒿 青黛
【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两味相协,以加强化痰止呕之功;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为佐药。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则诸症均解。本方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配人参,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胆胃不和,胃虚气逆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配滑石、茯苓,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方歌】: 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 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注意事项】: 暂无资料。
中药材配剂
青黛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①《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②《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③《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④《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驱时疫头痛,敛伤寒亦斑,水调服之。"⑤《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⑥《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⑦《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⑧《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⑨《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青蒿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①《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②《唐本草》:"生按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③《食疗本草》:"益气,长发,补中,明目,煞风毒。治骨蒸。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④《本草拾遗》:"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朋。亦暴干为末,小便冲服。如觉冷,用酒煮。"⑤《日华子本草》:"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敷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匕。"⑥《滇南本草》:"去湿热,消痰。治痰火嘈杂眩晕。利小便,凉血,止大肠风热下血,退五种劳热,发烧怕冷。"⑦《纲目》:"治疟疾寒热。"⑧《本草新编》:"退暑热。"⑨《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食积,洗疥癞。"⑩《医林纂要》:"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赤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①《药性论》:"破结气。"②《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③《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滑石
类别: 利水渗湿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仙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①《纲目拾遗》:"清痰开郁,行气理痹。痰疾中风不语,研七八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②《饮片新参》:"化湿痰,开胃止呕。"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竹茹
类别: 其它
用药咨询
‹血清胆碱酯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清胆碱酯酶偏高是怎么回事?›血清胆碱酯酶偏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硬化等。一、生理性因素1.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在进行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肌肉出现大量乳酸堆积的情况,在检查时会出现上述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二、病理性因素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影响到体内的代谢水平,也会使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所以会诱发该疾病的发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可能因长期饮酒或肝脏受到病毒感染等因素所引起,当病情发作时,会使肝脏细胞受损,甚至还会形成纤维组织,造成肝功能下降,引发此情况发生。可以遵医嘱通过恩替卡韦分散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血清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血清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血清胆汁酸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肝炎、脂肪肝等。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一、生理因素如果在检查前大量进食油腻性食物或者饮酒过量,可能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调整饮食后会逐渐缓解。二、病理因素1.肝炎:通常是指肝脏部位受到炎症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由于病毒侵入体内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到胆汁的代谢,所以会出现血清胆汁酸升高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脂肪肝:通常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营养过剩等原因造成的,由于体内的血脂含量过高,会使肝细胞发生病变,也会造成血清胆汁酸偏高的情况。可以通过适当运动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合理搭配膳食结构等方式来调理。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肝硬化、肝癌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血清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血清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血清胆红素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导致的。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没有危害,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一、原因1.生理因素:如果患者近期进食过多含有色素的食物或者药物,如猪肝、阿莫西林胶囊等,会导致体内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停止食用后会逐渐恢复正常。2.病理性因素:如果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引发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地治疗。二、危害1.肝脏:当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因为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之一,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诱发肝癌等严重后果。2.肾脏:由于血清胆红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高水平的血清胆红素也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肾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