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白术汤

类别: 固涩剂
出处: 《直指》卷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中湿,身体痛重。
【组成】: 茯苓、干姜(炮)、甘草(炙)、白术、辣桂、苍术(炒)各等分。
【药材配方】: 茯苓 干姜 甘草 苍术
中药材配剂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干姜
类别: 补虚药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药咨询
白术白芍白茯苓可以天天泡水喝吗
通常情况下,白术、白芍、白茯苓不可以天天泡水喝。白术、白芍、白茯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中药,其中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但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这几种中药,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另外,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白术、白芍、白茯苓,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当患者再次服用同样的药物时,可能会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因此,不建议患者天天喝白术、白芍、白茯苓。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上述药物,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医治疗。在服用药物期间,建议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参茯苓白术丸的功效
参茯苓白术丸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等功效,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参苓白术丸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等中药制成,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病症。同时,对于脾虚湿盛所引起的不适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感冒发热的患者,一般不建议服用参苓白术丸,以免加重病情。另外,服用参苓白术丸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什么功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具有温经散寒、补脾胃、补气安神、利水消肿、活血调经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寒、心悸气短、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温经散寒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要是由桂枝、茯苓、白术等中药组成,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补脾胃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食少、便溏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补气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心神不定、心悸失眠、水肿尿少等病症。同时,对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利水消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失眠等病症。同时,对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活血调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等症状。同时,对于血寒经闭、行经腹痛、寒疝腹痛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