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芎二陈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温里剂
>香芎二陈汤
香芎二陈汤
类别:
温里剂
出处:
《症因脉治》卷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寒痰郁结,胸满饱胀,脉沉迟。
【组成】:
半夏、白茯苓、广皮、甘草、香附、川芎、白芥子。
【药材配方】:
半夏 甘草 白芥子 芥子 茯苓 香附
中药材配剂
白芥子
类别:
止咳化痰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①《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②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③孙思邀:"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下七粒。"④《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⑤《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⑥《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⑦《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⑧《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芥子
类别:
解表药
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①《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酢和涂之。②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③《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④《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⑤《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口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⑥《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用药咨询
二陈丸搭配归脾丸的功效
二陈丸搭配归脾丸具有化湿燥湿、健脾补血、补益心脾、益气养血、调理气息等功效,可以改善咳嗽痰多、食欲减退、心悸气短、肢体倦怠、失眠多梦等症。1、化湿燥湿二陈丸主要是由半夏、甘草、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痰证引起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等症。而归脾丸主要是由党参、白术、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也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不适现象,比如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等。如果患者存在湿痰证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二陈丸和归脾丸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2、健脾补血二陈丸具有健脾补血的功效,而归脾丸具有健脾养血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3、补益心脾二陈丸具有补益心脾的功效,而归脾丸具有补益心脾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心脾两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肢体倦怠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4、益气养血二陈丸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归脾丸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5、调理气息二陈丸具有调理气息的功效,归脾丸具有调理气息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气息紊乱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服用。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没有起到治疗效果,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陈丸的功效与作用香砂六君丸
二陈丸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与作用,对于治疗脾虚痰湿证、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等病症具有一定作用。二陈丸主要是由半夏、甘草、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对于治疗脾虚痰湿证引起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心慌心悸等病症有一定作用。此外,对于缓解呕吐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陈丸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对二陈丸中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二陈丸和什么搭配去痰湿最好
一般没有二陈丸和什么搭配去痰湿最好的说法,二陈丸可以和半夏、茯苓、甘草、白术等中药材搭配使用,对去痰湿有一定的效果。1、半夏二陈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由半夏、甘草、茯苓等中药材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痰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半夏和二陈丸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理气化痰的作用。2、茯苓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的功效,还具有宁心的作用。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痰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茯苓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燥湿化痰的作用。3、甘草甘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痰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甘草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4、白术白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痰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白术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燥湿化痰的作用。5、其他药物除上述之外,还可以与杏仁、陈皮等药物搭配使用,也可以达到去痰湿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食用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温里剂
白术黄耆汤
主治:
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
组成:
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
生附子汤
主治:
冷淋,或因饮水过多,或因寒湿,或因心虚志耗。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
组成:
黑附子(生)8分,滑石1钱,瞿麦1钱,木通1钱,半夏7分,蜜少许,灯心20茎。
虎骨熊油膏
主治:
筋骨疼痛,麻痹不仁,癥瘕腹痛,四肢拘挛,肩背风湿,腰腿寒痛。
疗效:
驱风散寒,通窍止痛。
组成:
乳香2两,没药2两,冰片2两,当归2两,荆芥2两,全蝎2两,杜仲2两,莪术2两,藏红花2两,母丁香2两,肉桂2两,虎骨1架,麝香2两,熊油5斤,蜈蚣10条,白花蛇1盘,细辛1两,白芍2两,天麻2两,芫花2两,羌活2两,牛膝2两,青风藤2两,三棱2两。
疝气内消丸
主治:
小肠疝气,偏坠抽痛,睾丸肿大,坚硬不消。
疗效:
顺气散寒,消肿止痛。
组成:
川楝子4两,荔枝核3两,橘核(炒)3两,小茴香(炒)5两,沉香3两,肉桂(去粗皮)5两,于术4两,甘草1两,吴萸(炙)4两,青皮(炒)4两,炮姜3两,丝瓜炭4两,补骨脂(炙)2两,大茴香1两,川附片2两。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