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哪些药物可诱发肾损害?

临床上诱发肾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如果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1、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从而出现肾功能异常,诱发药物性肾损害;

2、抗结核类药物: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抗结核类药物通常需要经过肾脏代谢,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容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3、抗肿瘤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紫杉醇等,这类药物都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出现肾功能异常,诱发药物性肾损害;

4、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长期服用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诱发药物性肾损害;

5、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长期服用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诱发药物性肾损害。

此外,如果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从而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使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观察肾脏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肾功能减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避免加重肾损害。

2023-09-05 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