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中的重金属

2023-09-22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当摄入过多维生素C时,可能会使身体内的尿酸盐过度沉积,从而导致尿酸升高,而尿酸盐沉积到肾脏时,可能会导致肾小管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坏血病。维生素C中的重金属通常包括铅、砷、汞等金属,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含铅、汞的食物有河豚鱼、海蜇等。

1、铅:一般情况下,食用含铅量较多的食物如铅条、油条等,或者误食了含铅量较多的水果等,这些情况容易引起慢性铅中毒,可能会损害肾脏,使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

2、砷:一般情况下,食用含砷量较多的食物如皮蛋、虾皮等,或者误食了大量含砷的水藻、水母等,可能会引起急性砷中毒,损害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

3、汞:一般情况下,食用含汞量较多的水产品如牡蛎、蛤蜊等,可能会引起慢性汞中毒,导致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

4、其他:维生素C属于酸性化合物,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此外,过量服用维生素C时,还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因此,日常生活中建议适量服用维生素C,避免过量服用。对于部分特殊人群,如尿毒症、肝硬化以及对维生素C过敏的人群而言,应尽量避免服用维生素C,以免诱发或加重身体不适症状。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