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钙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可出现骨折、脊柱畸形、骨骼脆性增大、易骨折等并发症,临床上主要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方法进行补钙,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可每天适量食用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人体补钙较好的食物来源,吸收率也较高。另外,需注意适量食用豆制品,如大豆、黄豆、黑豆等,含有丰富的钙质和植物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预防骨质疏松症;
2、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于补钙的药物有钙片、维生素D等。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其中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为钙质的吸收生长提供原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补充钙片,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但需注意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免引起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等严重并发症;
3、康复锻炼: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在户外还可进行体操、慢跑、游泳等运动,也有助于补钙;
4、其他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跌倒、摔跤,以免引起骨折,建议经常使用扶手或护腕,可有效避免骨折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若有异常,尽早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