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低分子羟乙基淀粉的副作用是什么

低分子羟乙基淀粉可能会导致液体潴留、出血倾向、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1.液体潴留

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通过增加血容量和降低胶体渗透压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水肿。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组织水肿、体重增加等现象,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

2.出血倾向

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可能会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影响其黏附、聚集和释放活性物质的能力,进而影响止血过程。可能导致皮下瘀斑、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器官出血的情况。

3.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产生过敏反应,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该物质,导致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释放。可能出现荨麻疹、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4.肾功能损害

当使用过量或存在肾脏疾病时,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会积聚在体内,增加肾脏负担,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尿量减少、浮肿等症状,长期未改善则会引起慢性肾病的发生。

5.凝血功能障碍

由于肝素类成分的存在,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可以抑制因子Xa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活性,干扰凝血过程。容易诱发自发性出血事件,如牙龈出血、皮肤淤青等,严重时可导致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在使用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时需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肾功能,以预防潜在的副作用。建议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2023-10-31 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