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头孢后查血,通常是指使用头孢类药物后进行血液检查,头孢类药物属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治疗敏感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等。使用头孢类药物后进行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
1、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如果病人使用头孢类药物后,查血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出现升高,可能提示病人存在感染。如果病人的降钙素原出现升高,可能提示存在化脓性感染;
2、感染的类型:在病人使用头孢类药物后,如果病人的血液中培养出细菌,如革兰氏阳性球菌,通常提示病人存在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果病人的血液中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提示病人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也就是所谓的非特异性感染;
3、结合感染程度:病人使用头孢类药物后,如果感染比较严重,白细胞出现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出现明显升高,通常提示病人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
4、其他方面:如病人的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后,可以明确肾脏和血液中是否出现异常,以此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血液中炎症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病人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且考虑是细菌感染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不可以自行购买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避免药物成分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