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流失

2023-09-22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作用。流失过多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铁吸收障碍、骨骼代谢异常、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片等方式,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C。

一、原因:

1、挑食:不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者部分人群因工作原因,经常挑食,导致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少,均可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C;

2、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维生素C吸收障碍,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维生素C缺乏;

3、肾脏疾病: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如果患者存在肾脏疾病,导致维生素C排泄增多,使体内维生素C明显降低;

4、其他疾病:部分患者存在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时,可能导致身体排出维生素C的能力减弱,导致维生素C缺乏。

二、补充方法:

1、食物补充: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猕猴桃、柑橘、西红柿、辣椒等水果和蔬菜;

2、药物补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片或者维生素C泡腾片,但不建议自行服用,如果出现过敏或者服用过量,可能会出现腹泻、皮肤红而引起脱屑等不良反应。

此外,建议患者定期体检,了解近期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