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 减少肝癌发生率
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目前乙型肝炎尚无特效药能够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降低肝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类似物及干扰素两大类,核苷类似物主要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干扰素包括长效干扰素和短效干扰素两类。
一、核苷类似物:
1、恩替卡韦: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特效药,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从而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进而降低肝癌发生率;
2、替诺福韦:主要通过抑制HBV-HDNA的合成,降低病毒的传染性,并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二、干扰素:
1、长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主要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并促进肝细胞修复,从而降低肝癌发生率;
2、短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降低肝癌发生率。
由于乙型肝炎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还应注意避免伤口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环境中,注意个人卫生,并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最大限度地避免感染。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