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也不一定终生服药

2023-09-05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肝脏慢性疾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并不能够被清除,所以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无法根治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长期服药主要是减少病毒复制,降低传染性,但并不一定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其他治疗。

1、减少病毒复制: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如果没有出现肝损害加重的情况,不需要终身服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

2、提高免疫力:大部分患者在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需要服用胸腺肽肠溶片、硒维康口嚼片等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3、抑制肝脏损伤:如果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通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对肝脏进行保养,能够防止肝脏炎症加重,并有效改善肝功能,一般情况下需要长期服药;

4、预防肝纤维化: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如果能够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清淡饮食、早睡早起、适量运动等,控制好体重,避免肥胖等,不仅可以减少肝脏炎症的发生,还能有效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

除以上情况外,如果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艾灸、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可以起到保肝护肝的效果。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甲胎蛋白等,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DNA复制,或肝脏B超提示有肝硬化,应及时停药。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