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理的用法用量是什么

2024-10-30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复合制剂,主要用于补充热能和体液,并可用于多种疾病状态下的液体支持治疗。补充热能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应个体化调整。

1.葡萄糖:补充热能患者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时,一般可予10%-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同时补充体液.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全静脉营养疗法葡萄糖是此疗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在非蛋白质热能中,葡萄糖与脂肪供给热量之比为2∶1.具体用量依临床热量需要量决定.根据补液量的需要,葡萄糖可配成25%-50%不同浓度,必要时加胰岛素,每5-10g葡萄糖加正规胰岛素1单位.

2.氯化钠:高渗性失水时患者脑细胞和脑脊液渗透浓度升高,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过快下降,可致脑水肿.故一般认为,在治疗开始的48小时内,血浆钠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5mmol/L.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浓度>350mOsm/L,可予0.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浓度<330mOsm/L,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总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作为参考:所需补液量(L)=[血钠浓度(mmol/L)-142]×0.6×体重(kg)血钠浓度(mmol/L) 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低渗性失水严重低渗性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一般认为,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治疗使血钠上升速度在每小时0.5mmol/L,不超过每小时1.5mmol/L.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补钠量(mmol/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重(kg)×0.2.待血钠回升至120-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ml,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该药的副作用包括输注过多、过快导致的水钠潴留,以及可能发生的高钠血症或溶血等问题。该药禁忌包括脑、肾、心脏功能不全者、血浆蛋白过低者、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未控制患者、高渗性脱水患者、高血糖非西症高渗状态患者等。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