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桐子根

类别: 止血药
①《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仿及肺痨咳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大毛桐子根
【别名】: 姜桐子树根、圆鞋、粗糠根
【汉语拼音】: damaotongzigen
【加工采集】: 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barbatus (Wall.)Muell.Arg.[Rottlera barbatus W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功效主治】: ①《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仿及肺痨咳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微苦甘,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归经】: 肺;脾;胃经
【备注】: 本植物的叶(红帽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植物形态】: 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猪肚木、红毛桐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幼枝密被棕黄色的茸毛。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卵圆形,长12~17厘米,宽8~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微小的齿,有时具不规则的波浪形,纸质,上面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下面被棕色柔毛;叶柄长6~12厘米,密被茸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柄被毛;雄花簇生,萼片3~5裂,无花瓣,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片3~5裂,雌蕊1,子房圆形。蒴果圆球形,基部具苞片3,果柄长5~8毫米,所有部分均被星状毛。花期6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坡地的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本植物的叶(红帽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用药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
【来自何书】: 《四川中药志》
用药咨询
大毛桐子根的功效与作用
大毛桐子根一般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解毒杀虫、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咳嗽、水肿等病症。1、祛风除湿大毛桐子根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病症。2、行气活血大毛桐子根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气血瘀滞引起的胸胁疼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3、解毒杀虫大毛桐子根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4、止咳平喘大毛桐子根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咳嗽、气喘、胸闷、咳痰等病症。5、利水消肿大毛桐子根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病症。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大毛桐子根,切勿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毛桐树的功效和作用
毛冬青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是清热解毒,活血行经。多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偏瘫、血栓闭塞、脉管炎、丹毒、烧伤、中枢性视网膜炎、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此外,还可外用治疗烫伤、烧伤、刀枪伤,外感风热,预防脑膜炎。现代研究还表明,冬青的主要成分是黄酮苷、酚类、甾醇、单宁、三萜、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
大毛桐子根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您的描述,大毛桐子根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平。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传统附方治肺痨咳血:大毛桐子根一至二两,配子公鸡炖服。切记不要盲目的乱用药物,需要根据好医生的指导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