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桂枝附子汤
主治: 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疗效: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组成: 桂枝三两45g(去皮) 甘草二两30g(炙) 生姜三两45g(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15g(炮)
姜附御寒汤
主治: 中气不足,遇冬天寒气客于脾胃之间,相引两胁缩急而痛,善嚏,鼻中流浊涕不止,不闻香臭,咳嗽脑痛,上热如火,下寒如冰,头时作阵痛,或暴痛,两目中流火,视物(目荒)(目荒)然,或耳鸣耳聋,喜晴明,恶阴寒,夜不得安卧,胸中痰涎,膈咽不通,饮食失味,口中沃沃,牙齿动摇,不能嚼物,腰脐间及尻肾膝足胻冷,阴汗自出,行步失力,风痹麻木,小便数,气短喘喝,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妇人白带,阴户中大痛,上牵心而痛,
组成: 干姜(炮)1钱2分,半夏(汤洗)5分,柴胡(去苗)1钱,防风(去芦)半钱,羌活1钱,藁本(去土)8分,人参(去芦)半钱,白葵花5朵(去心萼),甘草(炙)8分,升麻7分,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半钱,当归身6分(酒制),桃仁半钱(汤浸,去皮尖,与郁李仁研如泥,入正药),黑附子(炮,去皮脐)4钱。
养心汤
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胃腑发咳。现用于胆道蛔虫病。产后冷热痢,久下不止。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久病腹痛。
疗效: 温脏安蛔。
组成: 乌梅300枚,细辛6两,干姜10两,黄连16两,当归4两,附子6两(炮,去皮),蜀椒(出汗)4两,桂枝(去皮)6两,人参6两,黄柏6两。
益智子散
主治: 妇人肠胃久虚,气弱多欲呕吐,全不下食,四肢无力。
组成: 益智子1两(去皮),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缩砂3分(去皮),白豆蔻半两(去皮),丁香1分,黄耆3分(锉),白术3分,厚朴3分(去粗皮,淮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白茯苓半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芎3分,高良姜3分(锉),藿香3分,当归3分(锉碎,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千金夺命鳖牙膏
主治: 远年恶疮,疳疮,漏疮,无名恶毒疮。
组成: 香白芷3分,红皮3分,白术3分,青皮3分,细辛3分,红芍药3分,白附子3分,败龟3分,通草3分,虎骨3分,骨碎补3分,苍术3分,海蛤3分,当归3分,蜜陀僧3分,干姜3分,鳖牙1钱半,没药1钱半,桂2钱,木鳖子5个,(月屈)(月奢)枝((月葛)模枝也)2钱,补(月屈)(月奢)(根也)2钱,黑附子2个,血竭1钱半。
加味肾气丸
主治: 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1溲1。
疗效: 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组成: 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
生附子汤
主治: 冷淋,或因饮水过多,或因寒湿,或因心虚志耗。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
组成: 黑附子(生)8分,滑石1钱,瞿麦1钱,木通1钱,半夏7分,蜜少许,灯心20茎。
展阳神丹
主治: 男子天生阳物细小,而不得子者。
组成: 人参6两,白芍6两,当归6两,杜仲6两,麦冬6两,巴戟天6两,白术5两,熟地5两,菟丝子5两,肉桂3两,牛膝3两,柏子仁3两,破故纸3两,龙骨2两(醋焠),琐阳2两,蛇床子4两,覆盆子4两,淫羊藿4两,驴鞭1具,人胞1个,蚯蚓10条,海马2对,附子1个,肉苁蓉1枝,鹿茸1具(照常制)。
用药咨询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附子一般不能直接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但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经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改善心肾衰弱引起的腰膝酸冷等症状。而精索静脉曲张通常是指精索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的一种疾病,可能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原因有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感等症状发生。由于附子没有明显的活血作用,并且也没有止痛的效果,所以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七叶皂苷钠片、迈之灵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穿紧身内裤的方式进行缓解,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附子一般能辅助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以及散寒止痛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肾阳虚衰引起的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附子来进行调理。而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由于包绕精索的精索静脉和蔓状静脉丛的瓣膜功能障碍,血液倒流,可导致阴囊内静脉丛扩张、迂曲等现象,从而引起疼痛不适的症状。因此,附子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对于轻度的精索静脉曲张,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缓解症状,如避免久坐、穿紧身裤等。而对于中重度的精索静脉曲张,则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对附子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附子,以免诱发不良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此外,孕妇也要慎用附子,因为其性热,容易伤津动血,可能会造成流产或早产的情况发生。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
[附子能制精索静脉曲张吗?]通常情况下,附子不能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附子是一种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或北乌头干燥母根的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热,归心经和肾经以及脾经等部位,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也具有补火助阳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亡阳虚脱的情况,也可以辅助缓解肢冷脉微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用。而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也不排除是久站等原因导致的,可能会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并且还会伴有疼痛的现象。此时一般无法通过吃药的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附子并不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的方式来改善,比如适当卧床休息或者是抬高患侧阴囊等方法来减轻不适感。若病情的程度相对严重一些,还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则需采取手术切除病灶的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