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类别: 解表药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万应神曲
主治: 四时不正之气,感冒发热,头眩咳嗽;及伤食腹痛,痞满气痛,呕吐泄泻,痢疾,饮食不进;不服水土,瘴气疟疾。
疗效: 搜风解表,开胸快膈,调胃健脾,消积进食,和中解酒,止泻利水。
组成: 荆芥8两,防风8两,桔梗8两,冬术8两,苍术8两,香薷8两,葛根8两,枳壳8两,苏叶8两,羌活8两,诃子8两,青蒿8两,川厚朴8两,淡黄芩8两,片黄柏8两,明天麻8两,生香附8两,粉甘草8两,蕲艾绒8两,绵茵陈8两,苍耳草8两,山楂肉8两,使君子8两,赤小豆8两,生谷芽8两,生麦芽8两,川连8两,川郁金8两,川桂枝8两,上沉香8两,广木香8两,阳砂仁8两,白芍药8两,广陈皮8两,槟榔片8两,石菖蒲
消暑十全散
主治: 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组成: 香薷2钱,扁豆(炒,捶)1钱,厚朴(姜制)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瓜1钱,藿香1钱,苏叶1钱。
中暑汤
主治: 中暑阴症,阳气为寒阴所遇,不得发越,面垢自汗,烦渴毛耸,前板齿燥,脉虚或伏或迟,轻者。
疗效: 温散健脾。
组成: 香薷、扁豆、木瓜、葛根、麦冬、五味、白术、黄耆、人参、甘草、陈皮、茯苓、乌梅。
人参白虎汤
主治: 夏日中暍。其症身热头痛、洒然毛耸、微寒口开,前板齿燥,舌燥生苔刺,大烦渴。
组成: 人参5分,石膏1钱半,知母1钱半,甘草3分,麦门冬(去心)7分,白术7分,栀子1钱,茯苓1钱,芍药1钱,陈皮7分,香薷1钱,扁豆8个。
加减藿香正气丸
主治: 四时感冒风寒暑湿,一切不正之气,及疫疬时行,沿门传染,并饮食大过,脾胃受伤者。
组成: 藿香10斤,大厚朴(老姜汁8碗拌炒)8斤,荆芥穗6斤,茅苍术(米泔水浸,切片,炒)8斤,香薷6斤,槟榔(先切薄片)6斤,羌活5斤,青防风6斤,建神曲(杵碎,炒)8斤,独活5斤,香白芷5斤,枳壳(炒)6斤,陈皮6斤,泽泻(盐水炒)6斤,猪苓8斤,滑石(捣粉,水飞)12斤,宣木瓜(炒)6斤,甘草5斤,苏梗8斤,法半夏8斤,葛根6斤,香附(炒)8斤,白术(切片,东壁土拌炒)8斤,青皮(炒)4斤,蔓荆子8
新加香薷饮
主治: 手太阴暑温,形如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但汗不出者。
组成: 香薷2钱,银花3钱,鲜扁豆花3钱,厚朴2钱,连翘2钱。
十滴水
主治: 霍乱吐泻,受寒腹痛,恶心作呕,白痢水泻,一切痧症。
组成: 扁豆3两,丁香半两,厚朴2两,香薷1两,花椒半两(开口者),云茯苓3两(连皮),藿梗3两,辣椒1两,猪苓1两,苍术3两,干姜1两,泽泻2两,白芷1两,陈皮2两,腹皮2两,干烧酒5斤。
万应午时茶
主治: 内伤饮食,外感风寒暑湿,寒热交作,霍乱吐泻,胸膈膨胀,头疼骨痛,腹痛便泻,或酒湿伤脾,倦怠恶食,及一切山岚瘴气,时疫传染,疟疾痢疾,不服水土。
疗效: 辟暑止渴,开胃进食。
组成: 川厚朴1两(制),砂仁1两,桔梗1两,羌活1两,干葛1两,香薷1两,茵陈1两,白芍药1两,枳壳1两,黄芩1两(酒炒),木瓜1两,防风1两,陈皮1两,苏叶1两,白芷1两,大腹皮1两,青蒿1两,茯苓1两,麦芽2两(炒焦),苍术2两(米泔浸),扁豆2两,藿香2两,山楂2两(炒焦),滑石(飞)2两,薄荷5钱,甘草5钱,川黄连(酒炒)5钱,陈红茶8两。
驱暑建中汤
主治: 伤暑,汗大出不止,甚则真元耗散。
疗效: 收汗。
组成: 黄耆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白芍药1钱,当归1钱,香薷1钱,白扁豆8分,陈皮8分,木瓜7分,甘草(炙)5分,桂枝4分。
清暑六和汤
主治: 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下;中酒烦渴,畏食。
组成: 砂仁5分,半夏(汤泡)5分,杏仁(泡)5分,人参(去芦)5分,赤茯苓5分,藿香1钱,扁豆(姜炒)1钱,木瓜1钱,香薷2钱,厚朴(姜炒)2钱,黄连(麸炒)1钱。
用药咨询
香薷什么科
香薷属于一种中药材,通常情况下,可以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香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同时也可以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疮疡等症状。患者在使用香薷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同时,对于阴虚津伤的患者要禁止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青蒿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青蒿香薷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祛风散寒、祛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等病症。1、清热解暑青蒿香薷味苦,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预防中暑。2、利尿消肿青蒿香薷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病症。3、祛风散寒青蒿香薷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预防风寒感冒。4、祛湿青蒿香薷具有祛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等病症。5、活血通络青蒿香薷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蒿香薷,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香薷能治口臭吗
香薷一般能辅助治疗口臭,但是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香薷是一种中药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利水、解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水肿尿少、小便不利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口臭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香薷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香薷,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口臭的患者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口腔卫生不洁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饭后及时漱口,早晚刷牙。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味道重的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以免加重口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