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香薷饮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新加香薷饮
类别:
祛暑剂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手太阴暑温,形如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但汗不出者。
【组成】:
香薷2钱,银花3钱,鲜扁豆花3钱,厚朴2钱,连翘2钱。
【药材配方】:
扁豆花 连翘 香薷
【用法】:
上以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中药材配剂
扁豆花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①《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②《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③《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④《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口腹泻及赤白带下。"
连翘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香薷
类别:
解表药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用药咨询
香薷散和新加香薷饮的区别
香薷散和新加香薷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药物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病症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1、药物成分不同香薷散的主要成分是香薷、白芷、茯苓、生姜、大枣等中药材。新加香薷饮的主要成分是新鲜香薷、白芷、茯苓、甘草、黄芩、半夏、生姜等中药材。2、功效不同香薷散具有解表清暑、化湿和中的功效。新加香薷饮具有解表散寒、祛湿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3、治疗病症不同香薷散可以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新加香薷饮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多、胸闷、喘促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药物成分不同、药物功效不同等区别,在使用上需要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用药。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祛暑剂
柴胡石膏汤
主治:
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
组成:
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
消暑十全散
主治:
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组成:
香薷2钱,扁豆(炒,捶)1钱,厚朴(姜制)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瓜1钱,藿香1钱,苏叶1钱。
麻丸子
主治:
踒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肢节挛缩,造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废乏,动作无力。
疗效:
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
组成:
川当归(去苗,洗净)半两,桔梗(名布萝卜)半两,牛膝半两(不用酒浸),骨碎补2两(去毛),川乌(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川芎1斤,百草霜1斤,草乌(用山矾灰汁浸)1斤,木鳖子(去油壳)半斤,赤芍药半斤,乌豆1斗(浸酒煮,焙干),金毛狗脊(去尾)。
阿胶黄芩汤
主治:
秋燥伤寒,暑从火化,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泻泄,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疗效:
清润肺燥以坚肠。
组成:
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暑剂
>新加香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