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酸枣仁汤
主治: 痘疹太密,血虚,烦躁不得眠者。心肺虚热,烦躁惊啼;痘疹血热血燥。
组成: 酸枣仁(去壳,取仁)、甘草(炙)、生地黄、栀子仁、麦门冬、人参、当归身各等分。
解毒地黄丸
主治: 痈疽发背,时作寒热,疼痛不食。
组成: 生干地黄(焙)2两,黄耆(锉)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桑螵蛸15枚(锉,炒),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肉苁蓉(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知母(焙)1两,王不留行1两,远志(去心)半两,败酱半两,地脉草半两,干枣15枚(汤浸,去皮、核,以蜜1升和蒸成膏)。
茯苓栀子茵陈汤
主治: 谷疸。
组成: 茵陈叶1钱,茯苓(去皮)5分,栀子仁3钱,苍术(去皮,炒)3钱,白术3钱,黄芩(生)6分,黄连(去须)2分,枳实(麸炒)2分,猪苓(去皮)2分,泽泻2分,陈皮2分,汉防己2分,青皮(去白)1分。
辛夷散
主治: 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头昏目赤,烦躁口渴,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睡卧不宁,谵语狂妄,便秘溲赤,以及小儿惊风、重舌、木舌、牙痛、翳障、疫喉属热火盛者。
疗效: 养阴退阳,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组成: 川大黄20两,朴消20两,甘草(爁)20两,山栀子仁10两,薄荷叶(去梗)10两,黄芩10两,连翘2斤半。
清热退翳汤
主治: 眼疳。疳热上攻于眼,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流泪羞明,目不能睁。
组成: 栀子(微炒)、胡黄连、木贼草、赤芍、生地、羚羊角、龙胆草、银柴胡、蝉蜕、甘草(生)、菊花、蒺藜。
发火汤
主治: 火郁为病,其人少气,胁、腹、胸、背、面目、四肢填塞愤懑,时而呕逆,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胃脘上下,忽时作痛,或腹中暴痛,目赤头晕,心热烦闷,懊憹善暴死,汗濡皮毛,痰多稠浊,两颧红赤,身生疿疮。
组成: 柴胡1钱,甘草1钱,茯神3钱,炒枣仁3钱,当归3钱,陈皮3分,神曲1钱,炒栀子1钱,白芥子2钱,白术2钱,广木香末5分,远志1钱
神效解毒丸
主治: 诸般骨哽;颌腮焮肿、咽喉飞疡;酒毒肠风下血;赤眼肿痛;金蚕盎毒;蛇、犬、蜂螫、蜈蚣毒;误吞竹木棘刺;诸般恶毒。
组成: 青靛花6两,大黄4两,山豆根4两,朴消1钱,黄药子2两半,白药2两半,自然铜4两,贯众2两半,山栀子2两半,宣连2两半,楮实子2两半,山茨菇2两半,白滑石1斤12两,铅光石、芭蕉自然汁。
用药咨询
‹阳虚体质可以喝栀子吗?›
‹阳虚体质可以喝栀子吗?›阳虚体质一般可以喝栀子,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用。1.原因:阳虚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病理现象。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小便清长等不适症状。而栀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三焦湿热证等病症。因此,阳虚的患者是可以适量服用栀子的。2.作用:如果阳虚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进食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改善病情。3.注意事项:虽然栀子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建议长期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另外,对于阴虚内热者也不宜服用,否则会加重原有病情。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少长时间熬夜。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栀子对肝脏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药物性肝损伤方面。栀子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胸腹胀痛、心烦意乱等症状。1.药物性肝损伤:如果患者在服用栀子时没有遵医嘱用药或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停药,并且还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2.其他危害: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等危害。3.胃肠道功能紊乱:由于栀子是一种寒性的中药材,如果长期过量食用,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腹泻、腹痛、大便不成形等。因此,建议患者要避免长期过量食用栀子。4.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于栀子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若盲目使用该药物后,可诱发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疹等过敏反应。综上所述,虽然栀子有较多的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使用,尤其是孕妇以及阴虚火旺者。另外,如果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得不到缓解,或者是出现了加重的现象,也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哪些?›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哪些?›栀子对肝脏的危害有引起肝损伤、加重肝病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引起肝损伤:栀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成分堆积在体内,从而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会诱发肝损伤的情况发生。2.加重肝病:由于栀子性寒,如果本身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疾病,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发展,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症状等危害。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盲目自行加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若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