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丸

类别: 泻下剂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水肿久不愈。
【组成】: 藁本(去苗土)1分,葶苈(炒紫色)1分,大戟(微炒)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泽漆(微炒)半两,巴豆(去皮心,麸炒出油尽)半两,赤小豆(微炒)半两,泽泻半两,甘遂(微炒)1两,牵牛子(炒熟)1分,连翘(微炒)半两。
【药材配方】: 大戟 巴豆 泽泻 泽漆 牵牛子 甘遂 藁本 赤小豆 连翘
【用法】: 每日1丸,加至2丸,空心温酒送下。服后小便多白色即佳。
中药材配剂
牵牛子
类别: 泻下药
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①《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②《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③《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④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⑤《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⑥《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⑦《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巴豆
类别: 泻下药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④《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大戟
类别: 利水渗湿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癥瘕。"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⑥《医学启源》:"泻肺。"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甘遂
类别: 利水渗湿
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①《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②《别录》:"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③《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疾,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④《纲目》:"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藁本
类别: 解表药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连翘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泽漆
类别: 利水渗湿
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①《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②《别录》:"利大小肠,明目。"③《药性论》:"治人肌热,利小便。"④《唐本草》:"逐水。"⑤《日华子本草》:"止疟疾,消痰退热。"⑥《本草备要》:"止咳,杀虫。"⑦《植物名实图考》:"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内服可除风湿,止疼痛。"⑨《四川中药志》:"治一切恶毒、梅疮。"⑩江西《草药手册》:"治淋巴结结核。"⑾《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骨髓炎。"
泽泻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赤小豆
类别: 利水渗湿
用药咨询
藁本治疗三叉神经痛
藁本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引起,发病时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多为刀割样或电击样剧痛,常伴有同侧流泪、流涎、面部抽搐等症状。而藁本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因此,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若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藁本的功效与作用
藁本是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散风寒、祛风湿、止痛、解表、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巅顶头痛等病症。藁本辛温,入膀胱、肝、胆经,善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治头面风寒、风湿痹痛之要药。此外,因藁本能祛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还可用于治疗巅顶头痛,此药性升散,气血走窜,故阴血亏虚所致头痛、巅顶头痛均可选用。此外,因藁本能上行巅顶,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故还可用于治疗感冒、巅顶头痛等。藁本辛温升散,易助热邪,对于阴虚阳亢、血热妄行等实证、热证患者应忌服,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因藁本能升散风寒,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对于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也应忌服,以免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藁本,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土藁本的功效与作用
土藁本一般是指土荆芥,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活血止痛、止痒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钩虫病、头癣等病症。1、祛风除湿土荆芥性温,味辛,归膀胱、肝经,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钩虫病等病症。同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解毒杀虫土荆芥具有一定的解毒杀虫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等疾病,同时,对于皮肤瘙痒、疥癣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活血止痛土荆芥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同时,对于女性痛经、产后瘀血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止痒土荆芥具有一定的止痒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湿疹、荨麻疹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5、其他土荆芥还具有祛除风邪、止咳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另外,对于孕妇、过敏体质等患者需避免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