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泽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承泽丸
类别:
和解剂
出处:
《千金》卷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
【组成】:
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长7枚,泽兰子5合,溲疏2两,藁本1两。
【药材配方】:
梅核仁 泽兰 溲疏 葛上亭长 藁本 辛夷
【用法】:
食前服如大豆2丸,1日3次,不知稍增。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纳少蜜和为丸。
中药材配剂
梅核仁
类别:
清热药
清暑,明目,除烦。①《吴普本草》:"明目,益气。"②《药性论》:"除烦热。"③《本经逢原》:"清妇人子脏中风气积滞。"④《本草求原》:"治暑气霍乱。"
藁本
类别:
解表药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①《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②《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③《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④《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⑤《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⑥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⑦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⑧《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⑨《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⑩《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
葛上亭长
类别:
活血化瘀
逐瘀,破积。治经闭,癥瘕,积聚,瘘肿。①《别录》:"破淋结、积聚,堕胎。"②《纲目》:"通血闭、癥块,余功同斑蝥。"
溲疏
类别:
其它
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辛夷
类别:
解表药
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①《本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酐。②《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③《药性论》:能治面生酐。面脂用,主光华。④《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⑤《滇南本草》:治脑漏鼻渊,祛风,新瓦焙为末。治面寒痛,胃气痛,热洒服。⑥《纲目》: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⑦《玉楸药解》:泄肺降逆,利气破壅。⑧《江西中药》:外用能促进子宫收缩,具催生作用。
泽兰
类别:
利水渗湿
活血,行水。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①《本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②《雷公炮炙论》:"能破血,通久积。"③《别录》:"产后、金疮内塞。"④《药性论》:"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癥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⑥《医林纂要》:"补肝泻脾,和气血,利筋脉。主治妇人血分,调经去瘀。"⑦《岭南采药录》:"治蛇伤,散毒疮。"
用药咨询
龙泽熊胆胶囊熊胆丸
龙泽熊胆胶囊和熊胆丸均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上述提及的两种药物中均含有熊胆粉,而熊胆味苦性寒,归肝经,有清肝名目之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强其清肝明目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对于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遵医嘱使用这两种药物,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在服用龙泽熊胆胶囊和熊胆丸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以利于病情恢复。
小儿承霤病
小儿承霤病的诊断需由医生进行望闻问切后确定。小儿承霤病考虑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易受外邪侵袭,且外邪入里化热,痰浊内蕴,上犯于肺,下注膀胱,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此外,如果患者存在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史,则可能增加承霤病的风险。在诊断小儿承霤病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舌苔观察结果。同时,建议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病情恢复。
肛门疼痛大便承黑色
肛门疼痛伴黑便可能源于痔疮、肛裂或消化道出血。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随粪便排出形成黑色便,同时伴有肛门疼痛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因为当出现肠道炎症时,会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此时会表现为排黑色便且伴随肛门疼痛的现象。在诊断过程中,应排除食物摄入引起的假性黑便现象,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同类和解剂
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主治:
温疟。
组成:
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蒸半炷香,取出晒干)6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干木臼杵捣)6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去土,捶去心,用甘草汤浸1宿,焙干)1两,桃仁(汤润,去皮,用白术、乌豆同东流水煮至中心黄金色为度,取出捣)81枚,玄参(入甑内用蒲草重重
养胃增液汤
主治:
小儿厌食。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脉细。
疗效:
养胃育阴。
组成:
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
正气饮
主治:
妊娠疟。
组成:
荆芥(炒)8分,川芎8分,当归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赤芍1钱5分,苍术(炒)2钱,白术2钱,橘红1钱,赤首乌3钱,枳壳6分(炒),藿香叶5分,桂枝木4分(尖)。
太和汤
主治:
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
前胡(去芦头)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鳖甲(醋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白芷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京三棱(煨,锉)1两,藿香(去梗)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桑白皮(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牡丹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和解剂
>承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