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橘皮汤
类别:
祛暑剂
出处:
《普济方》卷二十八引《护命》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肺脏本热,因伤于风,寒热相交,痰唾稠浊,发而成咳,服冷药其咳愈加,清涕不止。
【组成】: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去沫)1两,羌活(去苗头)1两,防风(去叉)1两,芎?1两,紫菀(去苗土)1两,桔梗1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甘草2钱(炙)。
【药材配方】:
麻黄 羌活 紫菀 桔梗 细辛 甘草
中药材配剂
麻黄
类别:
解表药
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羌活
类别:
解表药
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③《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④《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⑤《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⑥《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细辛
类别:
解表药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1)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①《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②《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④《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庠,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⑥《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⑦《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⑧《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起目中倒睫。⑨《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⑩《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紫菀
类别:
止咳化痰
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蹷,安五藏。 ②《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③《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 ④《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⑤《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⑥《本草衍义》:益肺气。 ⑦王好古:主息贲。 ⑧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⑨《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⑩《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用药咨询
【乳腺癌橘皮样改变是因为癌细胞侵犯?】
【乳腺癌橘皮样改变是因为癌细胞侵犯?】乳腺癌橘皮样改变是由于肿瘤细胞对淋巴管的直接浸润、阻塞或压迫所致。在早期阶段,乳腺癌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症状。当乳腺癌侵犯到周围的组织时,如淋巴结转移等,就会导致淋巴管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到淋巴回流。这样就容易形成橘皮样外观的皮肤改变,表现为乳房表面凹凸不平,像橘子皮一样。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常规的检查方法包括临床体检、超声波检查、钼靶摄影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除上述原因外,淋巴瘤也有可能会导致橘皮样改变。如果出现其他不适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并规范治疗。
【乳腺癌橘皮症状图片?】
【乳腺癌橘皮症状图片?】概述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若病情加重引起皮肤改变,则可能会出现橘皮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描述乳腺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导致局部的皮肤受到刺激,就有可能会出现橘皮样的外观,主要是由于乳房组织萎缩所引起的。注意事项建议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必要时也可以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从而抑制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乳晕有橘皮就是癌症吗?】
【乳晕有橘皮就是癌症吗?】女性出现乳晕像橘子皮一样不一定都是癌变的表现。如果只是单纯的乳晕发皱,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则考虑是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还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则可能是由于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肿等良性病变所致,也有可能是乳腺癌的恶性病变。一、良性病变1.乳腺增生: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与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不同程度的胀痛或刺痛,以及大小不一、质韧的单个或多个结节,部分患者可扪及橘皮样改变。此类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若疗效不佳也可选择手术切除病灶。2.乳腺炎:常见于哺乳期女性,主要由积存的乳汁导致细菌感染引起,除橘皮样改变外,还可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急性乳腺炎一般需采用硫酸镁湿敷并及时排空乳汁,若已形成脓肿则需要切开引流;而对于慢性乳腺炎可通过按摩手法缓解病情。3.乳腺囊肿:属于良性占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乳腺导管排出不畅而形成的囊性结构,囊内含有清澈透明液体。当囊肿较大时,也会在触摸时感觉乳晕处凹凸不平,呈现橘皮样外观。对此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囊肿持续增大则可能需要通过穿刺的方式将囊液抽出或将囊肿完整摘除。4.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早期可能会在乳房内出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肿块,也可能因肿瘤压迫而导致乳头和乳晕出现改变,如凹陷、回缩等。对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病理检查,确诊后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措施。二、恶性病变临床上多数女性患有乳腺增生症、乳腺炎、乳腺囊肿等良性病变时,都可能出现乳晕像橘子皮一样的表现,因此不能仅凭这一种症状来判断是否为恶性病变。建议此类人群及时前往医院的乳腺外科就诊,并遵医嘱进行体格检查、B超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同类祛暑剂
柴胡石膏汤
主治:
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
组成:
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
消暑十全散
主治:
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组成:
香薷2钱,扁豆(炒,捶)1钱,厚朴(姜制)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瓜1钱,藿香1钱,苏叶1钱。
麻丸子
主治:
踒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肢节挛缩,造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废乏,动作无力。
疗效:
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
组成:
川当归(去苗,洗净)半两,桔梗(名布萝卜)半两,牛膝半两(不用酒浸),骨碎补2两(去毛),川乌(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川芎1斤,百草霜1斤,草乌(用山矾灰汁浸)1斤,木鳖子(去油壳)半斤,赤芍药半斤,乌豆1斗(浸酒煮,焙干),金毛狗脊(去尾)。
阿胶黄芩汤
主治:
秋燥伤寒,暑从火化,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泻泄,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疗效:
清润肺燥以坚肠。
组成:
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祛暑剂
>橘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