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芥穗加杏仁石膏

类别: 祛暑剂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
【组成】: 银翘散内去牛蒡子、玄参、芥穗,加杏仁6钱,生石膏1两,黄芩5钱。
【药材配方】: 杏仁 牛蒡子 玄参 石膏 芥 黄芩
【用法】: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不解,作再服。
中药材配剂
牛蒡子
类别: 解表药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⑦《纲目》:消斑疹毒。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类别: 止咳化痰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2、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 3、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 4、感寒无汗。用水调芥子末填脐内,另以热物隔衣推熨,取汗为效。 5、中风口噤,舌缩。用芥菜子一升,研过,加醋二升煎成一升,敷颔颊部有效。 6、喉痹肿痛。用芥子末,水调匀敷喉下。药干即换。 7、夜盲。用真紫芥菜子炒黑,研为末,将羊肝一具分为八分,每分抹芥末三钱,包笋壳中,煮熟冷食,以汁送下。 8、眉毛不生。用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加生姜自然汁调匀,搽数次即生。 9、反胃吐食。用芥子末一匙,酒送服。一天服三次。 10、腰脊胀痛。用芥子末调酒敷贴。 11、一切痈肿。用猪胆汁调芥子末贴上。一天换药三次,以狸油代胆汁亦可。 12、热毒瘰疬。用小芥子末调醋敷贴,毒消好停敷,否则伤肉。
石膏
类别: 清热药
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玄参
类别: 补虚药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藏。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用药咨询
以下药方孕妇可以喝吗?蝉蜕0.5g石膏
你好,从方子组成上看这是一个清肺化痰、利咽开音的药方,可以喝喝,同时注意多饮水
为什么我一剂中药吃下去,反而咳嗽更厉害了?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没吃中药的前几天晚上还可以睡觉,只是偶尔咳一阵,昨天睡觉前喝了一副,一整晚根本就没IFC睡,一直在剧烈的咳嗽。昨天看病的时候,我问医生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她也没怎么说清楚。下面是她开的药方,按照这药方是我是风寒呢还是风热咳嗽?荆芥10克防风10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桔梗15克牛蒡子15克浙贝15克蜜麻黄3克射干10克蜜紫苑15克蜜百部15克蜜白前10克白鲜皮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麸僵蚕15克清半夏12克鱼腥草20克生石膏20克,上述药物有疏风清热,止咳化痰润肺的效果,如果你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感受风热所致的症状,是可以服用的。如果服药后咳嗽症状加重,可能是药物刺激所致的,最好到医院在调整一下药物。
咽部充血什么症状
咽部充血可能伴有咽部灼热感、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1.咽部灼热感由于局部黏膜炎症反应导致神经敏感性增高,使患者出现咽部烧灼感。这种不适通常出现在咽喉后壁,可能伴随口腔苦味。2.咽干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分泌物减少,从而引发咽干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喉咙干燥,需要频繁饮水来缓解。3.咽痛多是由于病毒侵袭机体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此时可能会释放炎症因子刺激咽部组织而引起疼痛。疼痛一般集中在咽喉区域,严重时可放射至耳部。4.声音嘶哑当存在慢性咽炎时,会导致声带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影响声带振动频率和振幅,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长期或反复出现的声音质量改变,包括音调、响度和清晰度的变化。5.吞咽困难如果患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会引起咽部充血,若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堵塞气道,从而引起吞咽困难的现象发生。患者在吞咽固体或液体时可能出现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进食。针对咽部充血的症状,建议进行喉镜检查以评估咽部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理细菌感染,或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治理病毒感染。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吸烟和有害气体暴露,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
同类祛暑剂
柴胡石膏汤
主治: 妊妇伤暑,头痛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项背拘急,口干燥。少阳阳明,外感挟火,头痛口干,身热恶寒拘急。
组成: 柴胡4两,甘草2两,石膏8两。
消暑十全散
主治: 伤暑,兼感风邪,发热头痛。
组成: 香薷2钱,扁豆(炒,捶)1钱,厚朴(姜制)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瓜1钱,藿香1钱,苏叶1钱。
麻丸子
主治: 踒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肢节挛缩,造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废乏,动作无力。
疗效: 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
组成: 川当归(去苗,洗净)半两,桔梗(名布萝卜)半两,牛膝半两(不用酒浸),骨碎补2两(去毛),川乌(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川芎1斤,百草霜1斤,草乌(用山矾灰汁浸)1斤,木鳖子(去油壳)半斤,赤芍药半斤,乌豆1斗(浸酒煮,焙干),金毛狗脊(去尾)。
阿胶黄芩汤
主治: 秋燥伤寒,暑从火化,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泻泄,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疗效: 清润肺燥以坚肠。
组成: 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